首页> 中文学位 >体感诱发电位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6h】

体感诱发电位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感诱发电位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5%,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和卒中单元。及时的早期诊断,能够在最佳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缺血性坏死;早期准确判断病情预后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治疗效果,所以如何早期诊断、准确判断预后成为当今医学研究中急需突破的一项重点课题。本课题通过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神经电生理学中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共7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有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或失语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发病时间在2小时~7天,其中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66.58±12.35岁。入院时行头颅CT排除出血,应用Siemens Tim-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行常规头MRI(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1WI、T2WI)及DWI检查,应用丹麦medtronic公司生产的keypoint4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行双侧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检查,并根据SEPs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轻中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其诊断标准参考1990年Judson等提出的分级标准:①重度异常,表现为病侧半球引不出可辨认之波形,而对侧正常,或双侧均引不出波;②轻中度异常,表现为N13-N20 IPL超过对照侧平均值±3.0标准差(-x±3.0s);③正常,表现为双侧波形基本相同。入院时及发病后2个月由神经内科医师对患者做NIHSS神经功能评分,分别称为NIHSS1、NIHSS2。对患者的T2WI、DWI、SEPs、NIHSS1、NIHSS2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两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样本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 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1例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NIHSS1)在1~20之间,平均6.72±3.788;发病2个月时的NIHSS评分(NIHSS2)在O~20之间,平均4.72±4.054。 2.影像学检查结果:71例患者中有70例在DWI序列均出现高信号改变且临床证实为责任病灶,阳性率为98.59%;经常规MRI检查发现责任梗死灶的患者58例,阳性率为81.69%,余13例检查阴性的患者发病时间均为12小时以内。x2检验证实DWI在脑梗死检查中的阳性率较常规MRI高(x2=12.00),尤其对超急性期患者。对48例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得出:梗死体积与患者的NIHSS1、NIHSS2均呈正相关关系(r=0.393,r=0.407)。 3.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本研究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共46例(64.79%),主要表现在N20及P25波形的缺失或N13-N20IPL的延长,其中轻中度异常者27例(38.03%),重度异常者19例(26.76%)。71例患者中,病灶累及脑叶者19例,SEPs异常率为84.21%(16例);基底节区梗死者23例,SEPs异常率为52.17%(12例);丘脑梗死者10例,SEPs异常率为80%(8例);脑干梗死者7例,SEPs异常率为42.85%(3例);小脑梗死者3例,SEPs异常率为33.33%(1例);多发性脑梗死者9例,SEPs异常率为66.67%(6例)。在SEPs正常的25例患者中,健侧N13-N20 IPL 5.702±0.320 ms,患侧N13-N20IPL 5.913±0.452 ms,双侧比较无显著差异;SEPs轻中度异常的27例患者中,健侧N13-N20 IPL5.886±0.641ms,患侧N13-N20 IPL7.664±0.466 ms,双侧比较有显著差异;SEPs重度异常的19例患者中,健侧N13-N20 IPL5.791±0.398ms,患侧N13-N20 IPL因N20波形缺失未测。SEPs异常程度不同的三组患者中,正常组NIHSS1 4.36±2.89,NIHSS2 2.04±1.70;轻中度异常组NIHSS1 6.59±3.27,NIHSS2 4.52+3.30;重度异常组NIHSS1 10.00±3.77,NIHSS28.79±3.91。三组患者NIHSS1及NIHSS2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 结论: 1.DWI较常规MRI更能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尤其超急性期的患者。 2.SEPs异常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客观指标来判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 3.SEPs结合DWI检查,能更好、更准确的对急性脑梗死做出诊断,为临床医师综合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从而更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