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痛风饮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
【6h】

痛风饮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方药治疗痛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尿酸钠微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引发的急性炎症反应,以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临床常反复发作,日久可导致关节畸形。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在中医方药治疗痛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料,并未见1剂中药即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报道。本实验根据Coderre介绍的尿酸钠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模型略作改进,通过观察西药秋水仙碱与中药痛风饮1剂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患肢压力积分、步态、足肿胀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尿酸、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在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以及对病理结构的影响,探讨中药痛风饮1剂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药理作用,为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选用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Colchicine group,C),中药痛风饮治疗组(Tongfengyin group,T),模型组(Model group,M)。其中C、T、M组均于右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混悬液(MSU)0.2ml制作模型,N组于右踝关节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于造模后24h大鼠灌服给药,根据人用药量与实验动物用药的换算公式,计算出大鼠的用药量,C组按0.135mg/kg·d,T组按13.5g/kg·d剂量灌胃,所有药物分两次灌胃,共灌胃治疗1天。N组、M组均与C组、T组同一时间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于造模后24h、治疗后24h观察大鼠的一般表现及关节炎症表现,并做患肢压力及步态积分;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4h、治疗后24h测量右踝周径,计算踝周径变化值;治疗后24h断头取血,用计数盘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涂血片,染色,做白细胞人工分类,离心分离血清,备用,采用酶比色法测血清尿酸(UA)水平,采用放免法测血清IL-1β、IL-6水平。(3)处死大鼠后,取右踝关节组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滑膜、炎性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腔大小等病理变化,并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照相。(4)计量资料应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一般行为观察实验造模期间,N组大鼠双眼灵活有神,行动敏捷,对周围变化反应灵敏;C、T、M组大鼠在给予致炎后出现致炎足踝肿胀,走路不稳,患足不能着地,蜷卧患足朝上;C组和T组经治疗后,精神状态好转,足肿胀减轻,跛行好转。 2.痛风饮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站立及行走时患肢压力积分值、右踝周径的影响2.1 造模后大鼠站立及行走时患肢压力积分值C组、T组、M组的大鼠站立及行走时患肢压力积分值均较N组明显升高(P<0.01)。 2.2造模后大鼠右踩周径的变化C组、T组、M组大鼠的右踝周径变化值较N组右踝周径变化值明显升高(P<0.01)。 2.3治疗后对大鼠站立及行走时患肢压力积分值的影响C组、M组与N组相比大鼠的患足积分值仍明显升高(P<0.01);T组与M组相比,患足积分值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治疗后大鼠右踝周径的变化T组较M、N组踝周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T组之间踝周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M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踝周径变化有较好的趋势。 3.痛风饮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影响M组大鼠白细胞明显高于C组、T组、N组(P<0.01),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C组、T组与M组相比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P<0.01);T组与N组相比中性粒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 4 痛风饮对大鼠血浆IL-1β、IL-6的影响C组、T组血浆中IL-1β水平与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与N组、T组相比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1);C组与T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C组、T组、M组血浆中IL-6水平与N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与C、T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T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痛风饮对大鼠血浆尿酸的影响T组与N组相比血尿酸水平升高(P<0.05);N组、C组、M组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6 痛风饮对大鼠病理形态的影响正常组大鼠关节滑膜衬里层由1~2层滑膜细胞组成,且部分不连续,滑膜下层则为脂肪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与血管。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衬里层细胞明显增厚,呈“栅栏”状排列,或不规则排列,滑膜组织呈绒毛状或指状肥大,衬里层细胞下的脂肪细胞减少甚至消失,并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损伤部位及周围可见炎细胞成堆,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异物巨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多处可见,血管腔明显扩张充血,痛风饮组及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其炎性白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情况均不同程度低于模型组。 结论: 痛风饮具有良好的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主要抑制前炎症因子IL-1β,其次抑制二级炎症细胞因子IL-6等途径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痛风饮是否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还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