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洗剂对两种寒冷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与研究
【6h】

中药洗剂对两种寒冷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综述 冻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的临床与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洗剂对寒冷所致皮肤病中冻疮、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疗效,为这两种寒冷所致的皮肤病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途径。
   第一部分:观察复方中药洗剂对寒冷所致皮肤病中冻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复方中药洗剂治疗冻疮的适应症及方法;为治疗冻疮这种寒冷所致的皮肤病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途径。
   第二部分:观察复方中药沈剂对寒冷所致皮肤病中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复方中药洗剂治疗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的适应症及方法;为治疗寒冷所致的皮肤病中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皮肤血管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途径。
   方法:(1)病例选择
   第一部分406例病例均来自某集团军防疫所1999年12月-2004年3月的冻疮患者。406例冻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3例,男兵103例,女兵100例;年龄17~20岁,平均18.6岁;病程1~15天,平均4.5天。对照组203例,男兵103例,女兵100例,年龄17~20岁,平均18.4岁;病程1~14天,平均4.4天。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冻伤程度、冻疮发生时间上均具有可比性。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选择手、足、耳部、面部、股臀部的冻疮共406例,入选病例两周内均未使用其他方法治疗,能够坚持完成疗程。皮疹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红斑或暗红色、紫色肿块,压之褪色,患处皮温降低,严重者有水疱和溃疡。自觉瘙痒、疼痛、烧灼感,受热后加剧。
   第二部分病例来源于2002年10月~2007年3月间正定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即患有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病人。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冷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的诊断标准。病程2~10天,平均5.6天,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例,女34例;年龄16~41岁,平均23.3岁;病程2~9天,平均4.9天。对照组28例,男性1例,女性27例,年龄17~39岁,平均22A岁;病程3~10天,平均5.1天。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程度、发病时间上均具有可比性。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表现为:㈠多形红斑型在股外上方和臀部发生豆大至指头大、圆形、鲜红色水肿性红斑,中央呈暗红或紫红色,境界清楚,轻微隆起,可向周围扩展增大而互相融合,对称分布,呈多形红斑样。经过缓慢。自觉轻痒或微有触痛。常伴网状青斑。㈡青斑性血管炎型皮疹青紫、暗紫红或青褐色网状斑,表面轻度糜烂,结痂、脱屑,中央有浅瘢痕。皮疹单侧或对称分布。手足呈青紫色或有Raynaud现象。病程缓慢。自觉疼痛。常伴发网状青斑。㈢红斑结节型局部皮肤发生红色或暗紫色的红斑或小结节,有时可见淡红色豆大斑块,皮疹对称分布,手足皮肤呈青紫色。
   (2)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治疗组给予复方中药沈剂(辛荑30g、白芷20g、红花20g、甘松30g)治疗。将以上诸药放入不锈钢锅或盆中,3L冷水浸泡1小时后,文火煮沸30分钟,水温冷却至冻疮处能忍受并保持此水温,将患处放入药液搓洗30分钟;如为面部、耳部或股臀部位,则以2块8层厚纱布蘸取药液,2块纱布交替进行热敷患处30分钟。1付中药可连续用4次,2次/天,第2、3、4次只需将原药加热至沸即可。如冻疮已形成浅表溃疡,则加乳香、没药,2块纱布交替进行热敷患处30分钟。1付中药可连续用4次,2次/天,第2、3、4次只需将原药加热至沸即可。对照组先以温水洗净患处,涂上冻疮膏轻轻按摩1~2分钟,2次/天,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均不给予全身用药及其他外用药。用药1-2个疗程每天复诊,观察治疗结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3)指标测定
   第一部分:5天结束后做最后评定,根据孙传兴主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出版[10]。
   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60%;有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30%~59%。无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30%或继续加重。设定统一的疗效观察表,按症状及体征分别记录瘙痒、红斑、肿胀、水疱、溃疡,用4级计分法评价病变程度,1为无,1为轻,2为中,3为重。治疗前评价1次,以后每次复诊记录评价1次。
   第二部分:5天结束后做最后评定,根据孙传兴主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出版。
   治愈:为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60%;有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30%~59%。无效:为症状及体征好转<30%或继续加重。按症状及体征分别记录瘙痒、红斑、肿胀、水疱、溃疡,用4级计分法评价病变程度,0为无,1为轻,2为中,3为重。治疗前评价1次,以后每次复诊记录评价1次。
   (4)统计学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寒冷所致冻疮及寒冷伴冷过敏引起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率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
   第一部分:①治疗组1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率为56.93%,对照组为19.40%,经卡方检验x2=10.64,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附表与附图。②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1例中途退出,红斑肿胀型治疗组总数还剩68例,即治疗组有202例患者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而自行退出治疗,结节红斑型治疗组总数还剩67例,浅表溃疡型对照组总数为66例。即对照组有201例患者坚持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其中治疗组有115例患者治愈;29例患者有效;44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无效。而对照组有39例患者治愈;71例患者有效;65例患者显效;26例患者无效。249例患者坚持治疗了2个疗程其中治疗组87例对照组162例,249例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全部治愈。红斑肿胀型中治疗组共68例,治愈率为73.53%,50例患者痊愈;12例患者显效;25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红斑肿胀型中对照组共68,治愈率为22.06%,15例患者痊愈;23例患者显效;25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结节红斑型中治疗组共67人,治愈率为56.72%,38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结节红斑型中对照组共67人,治愈率为19.40%,13例患者痊愈;19例患者显效;27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无效。浅表溃疡型中治疗组共67人,治愈率为40.30%,27例患者痊愈;18例患者显效;13例患者有效;9例患者无效。浅表溃疡型中对照组共66人,治愈率为16.67%,11例患者痊愈;23例患者显效;19例患者有效;13例患者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红斑肿胀型皮损疗效好于结节红斑型皮损的疗效优于浅表溃疡型皮损的疗效,疗效见附表与附图。③整个治疗过程中共有3例患者退出治疗,但“失访率”<10%,没有影响到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①治疗组1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率为62.86%,对照组32.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x2=1.823,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附表与附图。②治疗组中有一例患者没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退出治疗。余患者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中未痊愈者经过第二疗程治疗均可痊愈,两个疗程结束后痊愈率为100%;对照组中第一疗程未痊愈者采用复方中药洗剂治疗同样有效。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8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16例。治疗组疗效见附表与附图。③整个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患者退出治疗,所以“失访率”<10%,没有影响到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中药洗剂能明显提高寒冷性皮肤病中冻疮和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部皮肤血管炎患者的治疗效率,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本方疗效优于目前使用的冻疮膏。但亦有不足之处。如需要每天煎煮中药,外出不易携带,治疗不易坚持。
   2)复方中药洗剂治疗冻疮和冷球蛋白股臀部皮肤血管炎短期内能使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