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男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雄激素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致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6h】

男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雄激素水平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致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类固醇糖尿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男性雄激素(总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相关。肾小球疾病患者常需要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以下简称激素)治疗。激素不但致糖代谢异常,同时影响内源性雄性激素水平,间接引起糖代谢异常。而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状态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所以,寻找激素所致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以及早发现并干预治疗,可减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研究激素治疗前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的差异和激素治疗后不同糖代谢状态的雄激素水平差异,以期为类固醇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经肾活检和临床确诊的肾小球疾病患者53例。入组标准:①男性,年龄≥18岁;②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小球疾病患者;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④血肌酐<136μmol/L。排除标准:①患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减、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或恶性肿瘤;②应用睾酮、雌二醇、孕酮、合成类固醇、皮质醇、生长激素或催乳素;③应用某些非激素类药物如巴比妥酸盐、抗癫痫药物、三代β受体阻滞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等已知影响性激素水平和糖代谢的药物。
   对所有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激素治疗前晨空腹状态下取血检测血生化及常规检测项目。应用激素剂量按等效泼尼松量记录。性激素测定:激素治疗前,取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TT及SHBG。糖代谢情况:①激素治疗前测三餐前和2小时后血糖,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口服75克葡萄糖粉后2小时取血测血糖和胰岛素(化学发光法,IMMULITE,仪器和试剂均由美国DBPC公司提供)。若OGTT结果与多次血糖结果不符,重复OGTT测试;②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③从应用激素开始随访1个月,间断测量激素治疗后三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
   判定标准:①糖耐量正常(NGT):FBG≤6.0mmol/l,PBG<7.8mmol/l;糖调节异常(IGR):FBG6.1~6.9mmol/l或PBG7.8~11.0mmol/1;2型糖尿病(T2DM):FBG≥7.0mmol/l或PBG≥11.1mmol/l(均为静脉血浆血糖)。②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药、安静状态下,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结果:
   ①激素治疗前糖耐量异常者(22例)与糖代谢正常者(31例)两组间基本资料的比较:两组间身高、体重、BMI、腰围、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白蛋白、血肌酐;FBG、空腹胰岛素、HOMA-IR、TT、SHBG、高血压构成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激素(两组间应用激素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两组间类固醇糖尿病构成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糖代谢异常构成比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间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6),糖耐量异常组年龄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进一步调整年龄后,两组间性激素水平的差别仍无统计学意义。
   ②随访至应用激素满1个月,按糖代谢诊断标准,分血糖水平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类固醇糖尿病组,三组基本情况比较:三组间身高、体重、BMI、腰围、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血肌酐;应用激素前空腹血糖、应用激素前空腹胰岛素、HOMA-IR、TT、SHBG、应用激素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类固醇糖尿病组年龄最大(P=0.009,NGT=IGT<DM),血糖水平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最高(P=0.043,NGT>IGT=DM),血糖水平正常组白蛋白最低(P=0.006,NGT<IGT=DM),血糖水平正常组高血压构成比最小(P=0.017,NGT<IGT=DM)。为了探讨类固醇糖尿病的有关危险因素,对应用激素后血糖水平正常组和应用激素后糖尿病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危险因素。只有年龄≥40岁和高血压为类固醇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40岁与类固醇糖尿病的发生相关,OR=5.200,OR的95%可信区间为(1.253,21.572)。年龄≥40岁发生类固醇糖尿病的风险是年龄<40岁的5.200倍。高血压与类固醇糖尿病的发生相关,ORMH=6.567,OR洲的95%可信区间为(1.269,33.996)。祛除年龄的混杂效应外,血压水平高人群应用激素后患类固醇糖尿病风险是血压水平正常人群患类固醇糖尿病风险的6.567倍。
   结论:在既往无糖尿病史、血肌酐<136μmol/L的成年男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应用激素前血糖水平正常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相比,雄性激素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别。在应用激素1个月后,血糖水平仍正常组与类固醇糖尿病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只有年龄≥40岁和高血压为类固醇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雄激素水平在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