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去除肥大肛乳头术后反复增生与HPV6/11表达关系的研究
【6h】

去除肥大肛乳头术后反复增生与HPV6/11表达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肛乳头肥大时大体形态多样,灰白色,质硬,位于齿线上下0.5厘米范围内,突向肠腔或脱出肛外,主要临床表现排便疼痛、异物感、便不净等,目前临床治疗多采取单纯手术切除,但临床切除后,部分患者出现原手术区域肛乳头短期内反复增生且症状加重,严重者不能平卧及休息,药物及物理治疗不能完全缓解。目前临床对此类患者多采取反复手术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单一,疗效欠佳。反复增生的肛乳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难以言状的痛苦,病因不清,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复发原因的必要。
  反复发生的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以至肿瘤可发生在人体皮肤和黏膜鳞状上皮的很多部位,如口咽部、呼吸道、生殖器等部位均可发生。HPV是一种嗜皮肤和黏膜的双链DNA病毒,是最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之一,感染皮肤和黏膜鳞状上皮细胞,引起感染上皮的增生性病变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感染低危型HPV发生病变多数属于良性,能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作。反复增生肛乳头组织中是否有低危病毒HPV6/11表达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拟通过归纳总结肛乳头肥大及切除术后反复增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HPV6/11的表达情况,探讨去除肥大肛乳头术后反复增生的可能机制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参照《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九版)》诊断标准,复查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石家庄市中医院病理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因肛管肿物脱出行活检的1964例病理切片,其中包括痔组织1684例,直肠腺瘤20例,肛乳头肥大200例。将筛查出的200例肛乳头肥大病例,了解临床情况,筛选出去除肥大肛乳头术后再次增生及以上者共57例做为观察组,余初次切除143例为对照组,另选取10例无鳞状上皮增生的痔组织做为正常对照组。
  2.观察内容
  2.1 临床病理特征: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合并症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2 病理组织学特点: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HE切片镜下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观察汇总。
  2.3 HPV6/11原位杂交将观察组57例,对照组15例,正常对照组10例的蜡块切片,行HPV检测,试剂盒选用北京中杉金桥公司ISH-5156 HPV6/11原位杂交试剂盒。
  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均以30~39岁为高发,分别为52.6%、49.7%。
  2.肛乳头肥大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例的发病部位均以截石位齿线圆周Ⅲ、Ⅵ、Ⅸ点高发。
  3.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例合并症均以肛裂或痔为多,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达到87%、88.1%。
  4.病理组织学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可见肛乳头表面被覆鳞状上皮,上皮增生层次厚薄不等,真皮突不规则向上延伸,呈乳头瘤样,上皮下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均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主要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
  5.观察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病例鳞状上皮中HPV6/11均呈阴性表达。
  结论:
  1.肛乳头反复增生多发生于青年人,是一种病理性炎症改变,多合并肛裂等非特异炎症,从发病部位上与肛隐窝炎密切相关。
  2.HPV6/11在正常组织及反复增生肛乳头鳞状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均呈阴性,提示反复增生的肛乳头组织中HPV6/11感染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