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
【6h】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LAD狭窄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参数比较

2 LAD狭窄组与对照组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绝对值的比较

3 LAD狭窄组与对照组整体应变值绝对值的比较

4 LAD狭窄组与对照组左心室旋转与扭转运动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心脏运动特点

2 STI技术原理

3 心肌缺血对左心室局部二维应变的影响

4 心肌缺血对整体二维应变的影响

5 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在心肌缺血的应用及意义

6 STI技术的局限性及应用前景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及旋转、扭转运动角度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指标变化情况,评估STI技术在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医院住院患者共92例,男50例,女42例,年龄45~75岁。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进行分组。CAG示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共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58.9±8.3)岁。LAD单支病变者为病例组,共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46~72岁,平均(59.0±8.1)岁。根据LAD狭窄程度分为三组:LAD轻度狭窄(<50%)组共24例,男13例,女11例;LAD中度狭窄(50~75%)组共14例,男8例,女6例;LAD重度狭窄(76~99%)组共17例,男9例,女8例。各组间性别构成、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嘱平静呼吸,连接肢体心电图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图像帧频60~70帧/s,采集并记录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及心尖位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三腔心、两腔心)的高帧频二维灰阶图像。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口水平各壁分别对应心尖位左心室长轴各壁的基底段,乳头肌水平各壁分别对应心尖位左心室各壁的中间段,心尖水平各壁分别对应心尖位左心室各壁的心尖段。通过STI技术测量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共18节段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peaklongitudinalstrain,LSp)、圆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peakcircumferentialstrain,CSp)、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peakradialstrain,RSp),短轴切面心底部(二尖瓣口水平)的收缩期整体旋转角度峰值(peakbasalrotation,PBR)及心尖部的收缩期整体旋转角度峰值(peakapicalrotation,PAR);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peaklongitudinalstrain,GPLS)、整体圆周向应变(globalpeakcircumferentialstrain,GP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peakradialstrain,GPRS),计算心尖部相对于心底部的整体旋转角度之差(PAR—PBR)即为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LVtorsion,LVtor)。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D重度狭窄组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后壁心尖段,下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LSp减低;前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CSp减低;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下壁心尖段,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RSp减低;GPLS、GPCS、GPRS均减低;左心室整体PAR、PBR绝对值及LVtor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LSp减低更显著;前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左室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CSp减低更显著;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心尖段,下壁心尖段,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RSp减低更显著;GPLS、GPRS减低更显著;LVtor增高更显著,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2.LAD中度狭窄组前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左室前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后间隔及左室侧壁心尖段LSp减低;前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CSp减低;前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心尖段RSp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LAD轻度狭窄组各测量值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冠状动脉重度、中度狭窄时局部应变减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局部应变无减低。表明冠状动脉重度、中度狭窄时存在心肌局部功能受损,而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心肌局部功能受损不明显。
   2.LAD重度狭窄时整体应变减低,LAD轻度、中度狭窄时整体应变无减低。与EF值无明显变化相比,整体应变值的减低能更早地提示冠状动脉可能存在重度狭窄。
   3.LAD重度狭窄时左心室旋转、扭转角度增加,旋转、扭转运动增强,这种改变有利于早期评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时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受损情况。
   4.STI技术可以准确、客观、无创地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能显示常规超声心动图无室壁运动异常的冠状动脉重度、中度狭窄患者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的减低,有利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