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6h】

SPECT/CT骨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检查方法

3 SPECT/CT图像分析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SPECT/CT图像结果

2 统计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全身骨显像的显像原理及特点

2 SPECT/CT的显像原理及特点

3 肿瘤骨转移的病理生理改变

4 脊柱浓聚灶性质的判别

5 假阳性与假阴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SPECT/CT在全身骨显像中的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SPECT/CT在脊柱单发病灶的临床应用及病变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155例全身骨显像出现脊柱单发病灶的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71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59岁。完成全身显像后对于单发脊柱核素浓聚病灶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同机CT融合扫描,采集条件为120kv,自动mA·S,层厚2.5mm,完成扫描后经xeleris核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处理得到SPECT/CT融合图像。由2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及1名CT医师协同阅片,做出诊断与最终诊断对比。
  结果:以全身骨显像所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分为:(1)整个椎体浓聚(2)椎体部分浓聚(3)累及相邻2个椎体浓聚(4)椎体扁状浓聚(5)椎体边缘浓聚12例(6)椎体点状浓聚(7)椎体一侧或双侧浓聚。155例脊柱单发病灶中,SPECT诊断阳性114例,阴性41例,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46.3%,假阳性为53.7%,假阴性为4.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4%和92.7%。SPECT/CT诊断阳性84例,阴性71例,灵敏度95.9%,特异度82.9%,假阳性17.1%,假阴性4.1%,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95.8%。SPECT/CT与SPECT对脊柱单发病灶的效能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配对四格表(ω)2检验,得出(ω)2=44.34,P<0.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身骨显像虽然为常规筛查恶性肿瘤的检查方法,其优点是敏感性高,但是特异度较低,尤其对于脊柱单发病灶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SPECT/CT将SPECT的功能特异性与CT的解剖特异性联合起来,填补了全身骨显像诊断特异性低的弊端,可以减少全身骨显像的假阳性率,对提高对脊柱单发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