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方案的研究
【6h】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方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1.1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式

1.1.2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呼唤

1.1.3实验教学现状

1.2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概述

1.2.2国外研究概述

1.3基本概念界定

1.4研究目的

1.5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2.2调查法

2.2.1普通问卷法

2.2.2特尔菲法

2.2.3访谈法

2.3实验法

2.3.1实验地点

2.3.2实验对象

2.3.3实验目的

2.3.4实验方案

3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3.1培养运动人体科学基本实验技能的课程体系

3.2独立实验课程

4实验课程方案的模式构建

4.1确定指导思想

4.2课程目标的拟定

4.2.1目标拟定的原则

4.2.2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4.3课程内容设计

4.3.1实验内容的结构特点

4.3.2实验内容的类型

4.3.3内容选择的原则

4.3.4内容选择的具体策略

4.4课程评价

4.4.1课程方案评价

4.4.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5调查统计,初步确定实验课程方案

5.1课程目标

5.2实验教学内容

5.2.1综合性实验

5.2.2设计性实验

5.3课程评价

6课程方案实验

6.1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

6.2教学设计

6.3实验教学阶段

6.4实验后的评价

6.4.1实验课程方案的评价

6.4.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7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方案

7.1课程性质

7.2授课时间

7.3所占学分

7.4课程目标

7.5课程内容

7.5.1综合性实验

7.5.2设计性实验

7.6课程评价建议

7.6.1课程方案评价

7.6.2学生学业评价

8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展开▼

摘要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方案的研究”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LA030209)“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的子课题,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式,满足基础教育对人才的新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而为高校其它专业实验课程方案的改革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文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式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逐步确定了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构件模式为:根据指导思想确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确定课程评价方式。(1)课程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新世纪体育人才应掌握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方法,并能运用于实践,即指导体育教学和业余运动训练;(2)实验内容采用综合化、模块化的课程组织形式,打破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的结构模式,对教学内容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整合、重组与优化,按“模块”构建运动人体实验课程体系;类型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实验约占实验的2/3;(3)实验课程评价针对:实验课程方案,评价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清晰,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内容的设计是否具有弹性,课程评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学生学业成绩,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主要看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设计的完成情况。 在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对实验课程方案进行了教学实验,显现出一定的教学效果,为课程方案的大规模实施积累经验。我们相信,在进一步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验课程方案一定会走入成熟阶段,结出丰硕的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