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以200名学生的调查为例)
【6h】

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以200名学生的调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的依据

三、调查的方法

四、中学生心理障碍现状

第二章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现状的分析

一、优等生男女分析

二、优等生与潜能生自我评价分析

三、优等生与潜能生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分析

四、优等生与潜能生综合分析

第三章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因素

第四章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方面: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激发学生兴趣

(二)锻炼学习意志

(三)保持注意力

(四)掌握学习方法

二、家庭教育:科学施教育人才

(一)思想引导法

(二)目标鼓励法

(三)谈心疏导法

(四)奖惩激励法

(五)生活调节法

三、学校教育:三·三整合

(一)说理教育、善用表扬和慎用批评整合

(二)生理、心理、伦理教育整合

(三)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课”整合

(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四、 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在网络世界,引导学生分析与鉴别

(二)组织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天津市中学生基本由90后的独生子女组成。这批中学生在家庭的溺爱氛围中长大,意志脆弱,奋斗精神差,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意志薄弱,缺乏奋斗精神与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遭遇了很多挫折。心理与现实的反差使其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心理教育手段不完善,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就会出现心理扭曲等问题,甚至会出现行为障碍或心理障碍,对社会造成威胁。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天津市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为调查对象,发放了200份问卷,调查中学生心理障碍出现的原因,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天津市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正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原由和研究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现状的调查。主要介绍调查的范围、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天津市中学生心理障碍现状分析。主要是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因子分析和Logistic分析,说明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现状;第四部分,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从中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环境、社会因素和教育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消除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解决对策。针对心理障碍的成因,论文从中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白洁;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茗;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学生心理学;
  •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障碍; 中学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