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追索渐行渐远的鼓声——乐亭大鼓的渊源及音乐学考察
【6h】

追索渐行渐远的鼓声——乐亭大鼓的渊源及音乐学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乐亭大鼓的历史概述

第一节 乐亭大鼓的产生

第二节 乐亭大鼓的命名

第三节 乐亭大鼓的伴奏乐器

第四节 乐亭大鼓流派的形成

第五节 乐亭大鼓鼓词的分类及书目

一、乐亭大鼓的分类

二、传统书目一览表

三、现代书目

第六节、乐亭大鼓的结构和节奏布局

一、乐亭大鼓的结构

二、乐亭大鼓的节奏布局

第七节 乐亭大鼓的唱腔

第八节 乐亭大鼓的程式性于即兴性

第二章 乐亭方言对乐亭大鼓的影响

第一节 乐亭方言的溯源

一、我国方言的分区

二、乐亭方言形成及与别方方言的关系

第二节 乐亭方言在乐亭大鼓的运用

一、儿化音在乐亭大鼓中的运用

二、滑音在乐亭大鼓中的运用

三、诙谐的表达方式在乐亭大鼓中的体现

第三章 乐亭大鼓的艺术价值与发展保护的必要性

第一节 乐亭大鼓是乐亭地方文化的符号

第二节 乐亭大鼓的文学价值性使其成为传承和发展的必然

一、乐亭大鼓的文学审美形式

二、乐亭大鼓的文学价值

三、乐亭大鼓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大势所趋--符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潮流

第四章 乐亭大鼓的现状及传承保护乐亭大鼓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乐亭大鼓后继无人,百年文化面临流失

第二节 创新问题成为乐亭大鼓发展的瓶颈

第三节 乐亭大鼓的普及工作尚不完善

第四节 乐亭大鼓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性构想

一、运用现科技为乐亭大鼓插上飞翔的翅膀

第五节 创新是乐亭大鼓发展的原动力

一、创新的实践意义

二、音乐形式融入现代元素

三、建立科班机制

四、在运营机制上改变传统模式

第六节 乐亭大鼓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一、与旅游产业接轨

二、构建保、学、研、创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乐亭大鼓是起源于乐亭的一门说唱艺术。百年以来他以其独特的声音,记录着乐亭这座海隅小城里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乐亭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地处渤海湾沿岸,滦河三角洲平原地区,距离北京市230公里,唐山70公里。乐亭虽然是个海隅小县,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据历史记载和有关出土文物考察资料显示,乐亭在数千年前已有人居住,并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乐亭文化。乐亭人自古注重文化的发展,因此教育繁盛,自古出过众多的文人墨客,书香进士。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乐亭县大黑坨人。
   乐亭属于华北板块的沿海平原,水路、陆路交通发达,土地肥沃,适于垦植、种草和放牧,水路运输由滦河贯通北国江南。乐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引起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历代君王眼中的战略要地,并且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建设。进入明代以后从江南、晋南、以及蒙古等地向乐亭大肆移民,这些移民与当地居民在语言、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上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由于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乐亭劳动人民孜孜不倦的努力,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冀东“文艺三只花”的乐亭大鼓、皮影、评剧均发祥于此。在乐亭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韩香蒲的书,孙品卿的影,谭老子的喇叭,商老启的馅饼”,可见乐亭民族民间文化如火如荼。在这句顺l口溜中,乐亭大鼓位居榜首,又可见在当地民众的心目当中,大鼓成为了乐亭乃至冀东民间艺术的典范,对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乐亭大鼓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乐亭大鼓正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从当年的风华正茂正在逐步走向消亡。目前从事乐亭大鼓表演的大鼓艺人数量骤减,而且都已趋于老龄化,然而新鲜的血液的驻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减无增,乐亭大鼓即将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因此保护乐亭大鼓、拯救乐亭大鼓、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判断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要看它的综合国力,这种综合国力不单单体现在经济指标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达上,还要看它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否的兴盛。在此文的创作中,笔者搜集了大量相关的文史、民俗学、社会学、音乐美学资料,参阅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以及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对乐亭大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从乐亭大鼓的产生、流派的形成、唱腔的结构特点、结构布局、文学修养等方面论述,从而表明乐亭大鼓的艺术性和其可研性。本文还对乐亭大鼓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做了进一步分析,面对这百年文化正在流失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虽然见识拙浅,文笔欠佳,但都是自己由感而发,并且努力而为之的结果。本人真诚的希望对乐亭大鼓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