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大背景下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为例
【6h】

论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大背景下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音乐史上“黄金时代”的顶峰,早在作者在世时就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经典。即使是在今天,对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柴科夫斯基的两部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与《黑桃皇后》为例,通过对这两部歌剧创作与表演历程的追索和对歌剧音乐的具体分析,结合对十九世纪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的解读,对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的音乐风格与艺术特征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与论证。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旋律根源于欧洲追求抒情歌曲的风尚。这种风尚产生于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前。柴科夫斯基把这种旋律的普遍性理解为音乐的现实性,柴科夫斯基的天才旋律和他浪潮般的交响音乐力量可以形成任何音乐元素并使之成熟,这也为他的风格中公认韵旋律交响乐化改编对再现叙事和自然主义的描绘的主导创造了条件。这种个人的特点使柴科夫斯基成为继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斯基之后最具感悟力的俄罗斯大众抒情音乐改革的巅峰人物。
   《黑桃皇后》是一部堪称经典的歌剧作品。它的创作艺术无可挑剔,极为真实地提出并解决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艺术结构方面具有独创性,在阐释音乐时间的持续性和流动性时运用的创作手法异常激烈而又富有多样性。克服了选材的复杂多样,从而最终使得整部作品结构紧凑。同时,丰富新颖的节奏旋律以及机智灵敏、极具创新性、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也受到人们的称赞。从戏剧紧张度来看,《黑桃皇后》的音乐所体现的“彼得堡色彩”的明暗面成为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典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