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创作特征及艺术价值
【6h】

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创作特征及艺术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丝路花雨》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要

一、《丝路花雨》的创作背景

二、《丝路花雨》剧情概要

(一)第一次离别

(二)离别后的第一次团聚

(三)团聚后的又一次离别

(四)短暂团聚后的永别

(五)苦尽甘来的大结局

第二章 《丝路花雨》的艺术创作特征

一、《丝路花雨》舞蹈语言的创新发展

(一)取材自敦煌壁画的民族舞蹈

(二)舞蹈表现形式的创新

二、《丝路花雨》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和发展

(二)《丝路花雨》音乐的特征

三、《丝路花雨》中舞台背景、服装道具等的设计特点

第三章《丝路花雨》的民族特色与审美内涵

一、《丝路花雨》的民族特色

(一)民族文化的凸显

(二)民族舞蹈的展示

(三)民族音乐的创新

二、《丝路花雨》的审美内涵

(一)表现之美

(二)立意之美

(三)印象之美

第四章 《丝路花雨》的艺术价值体现

一、历史画卷的展示

二、特殊时期的时代意义

三、塑造了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丝路花雨》于1979年出现在我国的艺术舞台之上。它的出现,犹如一股清风,为低迷的舞剧创作吹散了阴霾,带来了中国舞剧发展的新动力。《丝路花雨》创作题材的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以唐朝的丝绸之路为故事发生背景,展现了老画工神笔张、歌妓英娘等光辉的艺术形象。《丝路花雨》的创作过程极其艰苦,舞剧编创者们坚守在大漠深处,对敦煌的几千尊佛像、几万平方米的壁画进行了艺术采风,创作出新的舞蹈语言和表现形式,给这些肃静的雕像赋予了生命的律动,展现了敦煌莫高窟神秘的艺术魅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丝路花雨》作为敦煌艺术再现的经典之作,其创作与演出的历程,促进了一个全新的古典舞流派——敦煌舞的诞生。敦煌舞流派的创始人——高金荣教授从舞剧的创意阶段开始,就参与了《丝路花雨》全剧的排演工作。从这部舞剧当中,高金荣看到了将敦煌壁画静态舞蹈造型转化为动态舞姿的可行性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丝路花语》的排演过程中,高金荣进行了关于后来敦煌舞流派的初步艺术实践,为这一古典舞分支流派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丝路花雨》,就不会有今天的敦煌舞流派。 而《丝路花雨》中被誉为得敦煌壁画之神髓的“反弹琵琶”舞,无疑也是敦煌舞流派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故而,笔者认为,结合敦煌舞流派的审美理想,从元素运用以及舞姿造型的角度来分析古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美学意蕴,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开展。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对于《丝路花雨》创作背景分析及对剧情的全面介绍;第三部分将结合敦煌壁画舞姿造型及敦煌舞流派的审美理想,来解读《丝路花雨》的艺术创作特征;第四部分是对《丝路花雨》的民族特色及审美内涵的论述;第五部分是对《丝路花雨》的艺术价值体现的讨论,从历史画卷的展示、特殊时期的时代意义、塑造了新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三方面展开;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著录项

  • 作者

    谢晨彤;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音乐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靳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舞蹈理论;舞蹈;
  • 关键词

    民族; 舞剧; 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