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唐宋节日研究——以寒食节、诞节、中和节为例
【6h】

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唐宋节日研究——以寒食节、诞节、中和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二) 研究现状

1.有关传统节日的总体探讨

2.有关唐代节日的探讨

3.有关宋代节日的探讨

(三) 关于文章的几点说明

一、由民俗走向国礼的寒食节

(一) 起源

1.周代禁火说

2.古代改火说

3.介推说

(二) 寒食节的传播

1.时空传播

2.心理认同

(三) 节俗活动

1.放假

2.禁火、寒食

3.赐新火

4.祭祖

5.踏青游玩

6.竞技性娱乐活动

(四) 寒食节的上升之路

1.初期禁断

2.部分承认

3.接纳寒食

二、由皇帝走向民间的诞节

(一) 诞节的产生

(二) 诞节的延续

1.唐代诞节

2.宋代诞节

(三) 诞节的节俗活动

1.诞节的节俗

2.诞节的变迁

(四) 诞节的评价

(五) 走向民间的诞节

1.节日设计之初

2.节日实施中

三、由国礼转向民俗的中和节

(一) 中和节的产生

(二) 节俗设计

1.节日宴乐

2.重农活动:进书、献种、祭句芒神

3.赏赐:赐钱、赐尺、赐诗、赐春衣

(三) 中和节的流传

(四) 中和节的地方化

四、唐宋社会变迁下的节日特点

(一) 新节日、新节俗的大量出现

(二) 节日制度化

(三) 娱乐色彩浓厚

(四) 宗教渗入节日

(五) 节日的国家化与民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唐宋时期,专制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其中就包括对民俗事象的干预。本文旨在通过寒食节、诞节、中和节三节的节日沿袭来感受唐宋时期的社会变迁,并分析国家干预民俗事象的方式方法。最终得出结论,在民俗事象中,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相互抗争却又相互依赖。
  第一部分,首先对寒食节起源、传播、节俗做出细致的描述,先总结史学界对于寒食节起源的几种说法,并阐述笔者所支持观点的理由。在寒食节传播一小节中,注意从时空传播和心理认同两方面来论述,突破简单地地域限制,着重对人进行分析。节俗以唐宋时期为主,目的是通过节俗感受唐宋两个朝代的社会变迁。接下来论述寒食节由民俗走向国礼的过程,感受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博弈。
  第二部分,论述诞节产生、延续、节俗、世人评价,节俗中分唐、宋两部分进行比较,直观感受由唐入宋节俗变化,节日数量增多、礼仪更加繁杂、进献数量越来越多、相对应的赏赐越来越少。接下来论述诞节走向民间的过程,在节日设计和节日实施的不同阶段,国家与社会力量各有千秋。
  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中和节产生、节俗、流传,中和节与诞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节俗都是依托传统习俗制定。在政策性节日中,国家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共同作用,才能使得政策性节日延续下去。
  第四部分,总结由唐入宋节日特点,通过前三个节日的描述,特点明显可见:新节日、新节俗大量出现,节日制度化,娱乐色彩浓厚,宗教因素渗入,节日的国家化与民俗化。
  结语部分,简单论述礼与俗的关系,国家将俗编成礼,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弱化人们的反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