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与利益权衡下的宋代耕牛租赁
【6h】

环境与利益权衡下的宋代耕牛租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二)学术史回顾

1、牛耕技术方面

2、耕牛饲养与保护方面

3、耕牛贸易方面

4、耕牛出租方面

一、宋代耕牛的种类和区域分布

(一)耕牛种类

(二)宋代耕牛的区域分布概况

1、环境变化对耕牛区域分布影响

2、各路耕牛分布情况

二、耕牛租赁的技术推动

(一)宋代整地技术的革新

1、耕犁

2、耙

3、耱和耖

(二)灌溉技术的进步

(三)耕作技术进步对耕牛租赁的推动

三、耕牛租赁的保护力量

(一)官方法律机制保护

1、官府对耕牛的保护

2、地方官员对于耕牛的保护

(二)民间鬼神信仰保护

(三)耕牛保护对租赁行为的影响

四、职能与利益:宋代耕牛租赁特征

(一)官府耕牛租赁特征

1、兼顾性

2、连带性

(二)民间耕牛租赁特征

1、目的两极性

2、形式契约化

五、环境与利益:宋代牛租的收取形式及影响因素

(一)耕牛租借形式

(二)宋代牛租收取形式

1、官方定价收取牛租

2、民间分成收取牛租

(三)牛租形式选取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租赁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交往方式,二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宋代租赁业范围扩大,形成了生活性、生产性和经营性三大类借贷。
  宋代虽然是我国古代的养牛高峰期和牛耕技术的成熟期,但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耕牛供应紧张,价格昂贵,使属于生产性借贷的耕牛租赁发展速度加快。现代科技的进步,加快了新农业的发展进程,机器生产代替了耕牛劳作,耕牛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转而成为当今人们肉食和奶饮的来源。牛从基本的生产需求转化为基本的生活需要,其重要性已大不相同,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历史价值。因此在耕牛即将从田间消失的当下,我们对古代耕牛租赁的研究有着总结性的意义。
  本文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分析了耕牛租赁的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宋代的耕牛租赁特征及收租形式。认为宋代牛租收取形式,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官方和民间呈现不同状态。
  第一章考察宋代耕牛区域分布状况进行论述。宋代气候总体上以暖干为主,在农耕区内,耕牛品种呈V字形分布,黄牛在地域上占据北部地区,水牛占据V字型南部地带,两边恰是水牛和黄牛共用地带。
  第二章从技术的角度考察宋代耕作方式的改变对耕牛租赁的影响。宋代耕牛配套技术的创新和改革,使一人一牛的耕作模式固定下来,这不仅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还减少了农业耕作的资金投入。
  第三章考察宋代人们对耕牛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手段。官府通过制定法律条令严惩杀牛行为,并通过奖罚措施形成社会监督体系,从而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耕牛保护机制。民间则利用鬼神之说,达成社会普遍认知,恫吓杀牛行为。
  第四章在区域、认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宋代官方和民间两大出租群体在耕牛出租过程中的特征。受官方和民间社会角色的影响,双方在耕牛租赁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也不相同。官方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受其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双重制约,耕牛的出租具有“权”、“利”兼顾的特征。而民间出租者只需考虑经济收益,其他因素则不用过多考虑,所以其出租特征主要表现为有偿性使用和无偿救助两种,并通过契约形式保证约束双方行为。
  第五章考察宋代耕牛租金收取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宋代耕牛租金收取,官方和民间采用不同的形式。官府作为管理者,采用定价形式收取租金,保证自己“权”和“利”,从而依靠农户经济上的依附,达到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民间大户受趋利性影响,则在有限范围内争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所以分成收取牛租成为他们的首选。
  结语指出宋代耕牛出租虽然具有商品经济的影子,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经营市场,多数还是依附在传统的土地租佃关系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