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
【6h】

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解放前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1930-1949)

1.1 简要回顾解放前农民的生存状态

1.2 蒋兆和在作品《流民图》里对农民形象的表现

1.3 《流民图》对农民形象的表现的创作意义

2 建国后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1949-1965)

2.1 简要回顾建国初期农民生活的社会背景

2.2 方增先在《粒粒皆辛苦》这幅创作中对农民形象的表现

2.3 《粒粒皆辛苦》的创作意义

2.4 刘文西在《祖孙四代》这幅作品对中农民形象的表现

3 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1966-1976)

3.1 简要回顾文革时期农民的生存社会背景

3.2 《姐妹俩》中对新社会农民形象的表现

4 改革开放到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1976-现在)

4.1 社会环境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民的分化及生存状态

4.2 赵奇《让秋风刮过田野》中对农民形象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创作图片

展开▼

摘要

农民形象是在水墨人物绘画作品中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表现题材,在中国绘画史的每一个时期的美术创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所研究的农民形象指的是水墨人物画中包含农民个体形象、群体形象和农村题材、革命题材的农民形象。艺术家们在创作农民题材的水墨人物画中,对农民生活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精神状态等进行了关注和表达。本文旨在研究水墨人物作品中从我国解放前到现在这个时间段生活在农村的人民以及为了生活奋斗的农民形象的变迁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和研究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反应出的农民们不得不自我变迁和改造。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解放前我国农民当时苦难与忧患的生存环境下农民的懦弱无力的形象,人物画家深入感受农民疾苦,底层民众的苦难使他们的画面流露出悲痛而有力的情感;第二部分是解放后1949年到1965年期间中国人物画中乐观自豪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要求,工农兵是人物画家们唯一能够表现的创作对象,画家们努力贴近工农兵并期望成为其中的一员;第三部分是1966年到1976年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间充满激情澎湃的革命情感的农民形象,文革的洪流对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对后来的绘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四部分是1976年以后改革开放到现在,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农民形象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以此梳理了水墨人物画中农民形象的表现的变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