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久在樊笼里——一个另类学生的师生冲突叙事
【6h】

久在樊笼里——一个另类学生的师生冲突叙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置身事外:体育人PK校园人

一、融不进校园

二、看不起教师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行我素:个性化PK标准化

一、争议中成长

二、偏见的循环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迷途难返:本我PK自我

一、自我与他人之间

二、自由与约束之中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渐行渐远:生之需PK师之能

一、难以满足的基本需要

二、无处可寻的精神需要

三、自我实现的阻碍

四、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

三、后续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强微的文章选段

附录二 我的田野日记(节选)

附录三 小伙伴的前世今生

附录四 导师的指导

谢我想谢,爱我所爱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传统中国社会的师生关系,教师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一直仰望着教师。教师通常被认为是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社会转型的今天,伴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学生开始对教师的权威产生了质疑。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冲击,有的学生开始“蔑视”教师,对教师产生了偏见。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这些不听命于教师的“另类”学生是如何被制造的?这种冲突在不同学段会有怎样的体现?与常见的师生冲突有哪些差异? 本文关注另类学生强微的师生冲突,对强微的学校生活史进行叙事,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法、关键事件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研究的资料,源于强微的自述和对其老师、同学的访谈,还包括强微的日记以及发布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和 QQ空间的文章。通过叙事研究法,呈现出另类学生在制度化的学校规训中的生存状态。同时,对强微所叙述和记录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 前三章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对强微的学校生活史进行了概述,并对师生冲突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分析。在漫长的学校生活中,强微始终摆脱不了那个极端的自我,运动员的经历为她的一切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基础教育阶段,强微的在校时间比其他同学少了很多,并且她不在乎自己学生的身份,更加在乎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认同的运动员身份。丰富的校外生活、光彩的运动成绩,让强微看不起学校里的学生和教师。一项项规约、一次次规训就像“下马威”一样向青春期中的强微袭来,一切是如此措手不及。那是强微成为“另类”的开始,一个反叛者注定会成为“另类”。当以一个“闯入者”的身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尽管环境相对宽松,对个体的个性化更加包容,但标准化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尽管被包容,但这种个性依然是一把双刃剑,会“刺伤”自己和他人。 本文认为,师生冲突的本质在于学生不断增长的对于教育的期待和教师的要求,与教育和教师的能力现状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带来的是学生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欲望在不断“膨胀”。本研究,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学生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知识学习,更期待教师能给予思想启蒙,而这仅仅是基本需要。学生更高的精神需要是尊重与认同的需要和重要他人的需要,尊重和认同的需要不仅是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同,同时,学生需要值得自己尊重和认同的老师出现,呼唤真正的具有教育权威的重要他人。自我实现则是学生通过教育得以自我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的现实是,学生的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不完全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教师又难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基础教育阶段,一些教师缺乏尊重学生的意识,依然固守自己的传统权威,而学生更加认可具备感召型权威的教师,因此能够真正被学生认可的教师相对缺乏,鲜有教师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完成自我实现的重要他人。

著录项

  • 作者

    张楚然;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师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蔡辰梅;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体育理论;职业技术教育;
  • 关键词

    学生; 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