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6h】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弗赖登塔尔教育思想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1.1.2 再创造理论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1.3 高中数学学习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验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2 理论概述

2.1 再创造理论的产生

2.2 再创造理论的阐述

3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1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3.1.1 高中数学课程的“再创造”特点

3.1.2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利于再创造课堂教学的开展

3.2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3.2.1 主体性原则

3.2.2 全体性原则

3.2.3 最近发展区原则

3.2.4 数学化原则

3.2.5 问题性原则

3.3 再创造理论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3.3.1 注重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2 着眼数学现实,在“再创造”中探究新知

3.3.3 在数学化中“再创造”,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3.3.4 应用数学思想,实现“再创造”的飞跃

3.4 再创造理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4 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环节及成效检验

4.1 实施环节

4.1.1 布置学生活动

4.1.2 师生反馈交流

4.1.3 学生成果展示

4.1.4 师生总结反思

4.2 实验研究

4.2.1 实验的几点说明

4.2.2 实验结果分析

4.3 问卷调查

4.3.1 问卷调查说明

4.3.2 结果统计与分析

5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1.1 再创造理论对教学的要求

5.1.2 再创造理论对教师的要求

5.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函数的奇偶性测试卷

附录2 再创造理论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中教学的总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想深入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现象,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上的主人。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所以教师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感悟数学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再创造教育思想。希望通过再创造理论能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数学,既能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又能增添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是一种活动,不是远离生活高深莫测的理论。 本文研究了相关文献之后,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再创造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首先,本文对再创造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高中数学课程适合再创造理论下的课堂教学,高中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再创造理论课堂教学的开展。其次,本文通过研究大量有关再创造理论的实施案例,总结出再创造理论的实施原则及实施策略。最后,提出了再创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环节,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及实验结果统计分析。为了一线教育工作者能够应用再创造理论教学更为方便,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对教学的要求及教师的要求。

著录项

  • 作者

    齐翠娟;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数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树元;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自动化基础理论;
  • 关键词

    创造理论; 高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