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G职业学院为例
【6h】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G职业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第二课堂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第一章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概述

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特点

(一)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二)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

(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功能

(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

(二)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环境育人的重要平台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发掘学生专业潜力

(五)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就业效力

三、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一)提升专业技能与提高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三)校内资源与企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G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调查

一、G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概况

二、G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调查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数据

三、调查分析

四、访谈分析

第三章 G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与成因

一、G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问题

(一)第二课堂活动“不给力”

(二)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参与度低

(三)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指导

二、G职业院校第二课堂活动问题的成因

(一)第二课堂组织机构不完善

(二)第二课堂组织过程不健全

(三)第二课堂活动经费投入不充足

第四章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供给侧”改革

二、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管控”改革

三、实施第二课堂活动的“政策”改革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