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犯罪分析及治理研究
【6h】

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犯罪分析及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我国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犯罪概述

(一)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四种行为模式

1.自我融资

2.设立资金池

3.伪平台

4.庞氏骗局

(三)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犯罪的行为特性

1.社会性与公开性

2.非法性与利诱性相互交织

3.网络化与非中介化特征并存

(四)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司法适用中的难点

1.犯罪隐蔽性强

2.犯罪定性难

3.犯罪追赃难度大

4.犯罪预防不到位

二、P2P模式下非法集资犯罪实证分析

(一)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生效裁判分析

1.裁判涉案罪名分析

2.裁判涉案地域分析

3.裁判涉案主体分析

4.裁判入罪标准分析

5.裁判刑罚适用分析

(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犯罪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1.罪与非罪的标准并不统一

2.此罪与彼罪无法加以区分

三、P2P网络平台非法集资犯罪治理中存在的缺陷

(一)平台本身,以及平台参与者的缺陷

1.平台运营模式不健全

2.平台征信系统不完善

3.轻视平台人才培养及业务规范

4.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风控手段不健全

5.投资人非理性投资行为与法制观念不强

(二)社会治理方面的缺陷

1.监管机构事前风险评估不到位

2.P2P网络借贷平台进入门槛低,市场承受风险能力弱

3.无统一的行业协会进行管理

4.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三)刑事治理上的缺陷

1.刑事政策过于宽松

2.刑法规范及解释体系不够完善

3.未构建行之有效的犯罪社会预防体系

4.犯罪数据库缺失

5.案件专业化办理与案件指导制度缺失

四、完善P2P网络借贷非法集资犯罪治理的建议

(一)平台自身以及平台参与者

1.健全平台运营模式

2.完善平台征信系统

3.重视平台人才培养及业务规范

4.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控手段

5.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培养理性投资习惯

(二)社会管理角度

1.加强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体系建设

2.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3.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市场准入与退出标准

4.建立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

(三)刑事治理角度

2.进一步完善刑法规范与解释体系

3.构建行之有效的犯罪社会预防体系

4.建立犯罪行为特征化数据库

5.探索建立P2P平台非法集资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与案例指导制度

6.充分借鉴域外刑事治理成功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