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与综合预防措施研究
【6h】

河北省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与综合预防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1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病害调查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3.2 讨论

4 河北省对虾病毒病综合预防措施探讨

4.1 建立对虾养殖疫病预警技术体系

4.2 选择优良的抗病毒对虾品种

4.3 改变对虾养殖技术模式,防止病毒病大面积爆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十五规划(2001年至2005年)以来,河北省养殖对虾产量稳中有增,不足之处是养殖对虾较低的单产制约着对虾养殖产业,对虾病毒性疾病一直是困扰河北省养虾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本研究以我省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为研究对象,于2010至2011年期间对我省黄骅、海兴、昌黎、丰南、乐亭、滦南、唐海等对虾主要养殖县区,通过现场调查,采集病虾样本及水质样本,实验室PCR检测确定养殖对虾病毒病病原体种类,分析发病虾池水体的水温、溶解氧、氨氮、pH、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探讨影响其发病的主导因子,得出各预警参数值,进而研究了我省养殖对虾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并制订出综合预防措施,现场调查结果和实验室PCR病原体检测结分别如下:
  现场调查结果如下:
  南美白对虾以白斑综合症为主,桃拉综合症次之,其中白斑综合症主要发病时间为6月20号-9月10号,发病区域有黄骅、海兴、丰南、唐海,2010-2011年平均发病率为34.57%,平均死亡率为24.72%。体长0.8-2.5cm和12-18cm均有发病。桃拉综合症主要发病时间为7月10号-9月10号,发病区域有丰南、唐海、海兴,2010-2011年平均发病率为7.72%,平均死亡率为6.48%。体长0.8-2.5cm,8-17cm均有发病。
  中国对虾以白斑综合症为主,主要发病时间为7月1号-9月5号,发病区域有丰南、唐海、滦南、乐亭,2010-2011年平均发病率为22.45%,平均死亡率为18.59%。体长7-8cm和11-15cm均有发病。
  日本对虾以白斑综合症为主,主要发病时间为7月1号-9月20号,发病区域有黄骅、唐海、乐亭,2010-2011年平均发病率为35.50%,平均死亡率为42%。发病体长集中在7-12cm,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有3-5d的时间,感染率较高。
  实验室PCR病原体检测结果如下:
  南美白对虾病毒病以白斑综合症、桃拉综合症为主。其中白斑综合症病程3-5d,5d可出现大量死亡,发病时间为6月20号-9月10号,病虾体长2-2.5cm,12-18cm。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发病率高,病程长,桃拉综合症发病虾池在7d后转为慢性感染,逐渐死亡,发病时间较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提前10~15d,为7月10号-9月10号,病虾体长为8-16cm。
  中国对虾病毒病以对虾白斑综合症为主,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d,可出现大量死亡,发病时间为7月1号-9月10号,病虾体长6.5-8cm及10-15cm。
  日本对虾病毒病以对虾白斑综合症为主,病程与中国对虾类似,感染率高,死亡率高,发病时间为7月1号-9月20号,病虾体长7-12cm。
  本研究从建立对虾养殖疫病预警技术体系,改变对虾养殖技术模式,防止病毒病大面积爆发等方面制订出预防措施,对我省对虾养殖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