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6h】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含义

2.1.2 信息化的内涵

2.1.3 农村信息化

2.1.4 农业信息化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生产力理论

2.2.2 信息市场理论

2.2.3 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3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

3.1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 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和平台逐步健全

3.1.2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稳步推进

3.1.3 农业信息化政策日益完善

3.2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和滞后

3.2.2 农业信息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和发展不平衡

3.2.3 信息发布与传输渠道不畅

4 河北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4.1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1.1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主要指标

4.1.2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2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4.2.1 模型构建

4.2.2 指标权重计算

4.3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5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1 灰色关联度理论及建模

5.2 河北农业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实证分析

6 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6.1 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和均衡发展

6.2 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步伐

6.3 加强农民培训与农业信息人才培养

6.4 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和加强政府调控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河北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在农业管理服务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了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影响为研究对象,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研究此问题,能够了解和评估河北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水平,为后续发展提供决策基础和考虑基点;极研究提升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应用文献综述、数据统计和图书馆情报理论方法等研究方法,在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北省农业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和农业信息化指标数据的获取途径等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大类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采用变异系数和熵值法两种方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河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农业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河北省农业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效用发展缓慢,成为制约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等结论。提出了采取有效和多样化途径,来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和均衡发展,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步伐,加强农民培训与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和优化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提升河北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等措施。
  本文在两方面具有创新点:第一,研究切入点新颖。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状况进行了研究趋势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分析。并利用两种研究方式相互验证和补充,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和缺点,第二,研究方法较新颖。根据河北农业信息化发展实际水平和现状,并利用自身互联网相关实践经验,通过网站数据统计等方法加以辅证来分析原因和其内在机制原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