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富营养化对白洋淀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
【6h】

富营养化对白洋淀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湖泊富营养化对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富营养化对浮游食物网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区概况

2.3 样品采集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营养化对底栖食物网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采集

3.3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富营养化对白洋淀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影响

4.1 引言

4.2 EwE模型模拟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际湖沼学长期研究发现,一个完整的湖泊生态系统应包括底栖食物网和浮游食物网,而营养条件变化会显著改变浅水湖泊中浮游-底栖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为了明晰富营养化对浅水湖泊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浅水草型湖泊—白洋淀为研究区,运用野外监测、实验室分析和ECOSIM与ECOPATH(EwE)模型相结合方法,构建白洋淀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的概念模型,阐明了富营养化对白洋淀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通过对白洋淀主要水质参数的分析得出,白洋淀水环境总体呈富营养-中度营养状态;
  2)从时间分布看,白洋淀的浮游动植物的细胞密度差异较大,浮游藻类夏秋季节的细胞密度大于春冬季节,浮游动物夏季密度最大,种类以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居多,仅在冬季时所占比例下降;从空间分布看,浮游动植物的密度呈现空间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浮游植物密度;
  3)在底栖生物群落中,底栖藻类和水生植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生长抑制关系;底栖动物夏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明显高于春季;春季和夏季相比,优势物种群发生变化;
  4)EwE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从1982~2006年,总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下降比例达66.38%;能流路径从以底栖路径为主转变为以浮游路径为主;
  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与TN(r=0.67,p<0.01);TP(r=0.37,p<0.05)呈显著正相关,而底栖藻类和大型沉水植物与TN(r=0.77,p<0.01;r=0.67,p<0.01)和TP(r=0.54,p<0.01;r=0.36,p<0.05)呈显著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