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6h】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1章 凯兴斯泰纳生平及其教育活动

1.1求学从教时期

1.2从政进行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时期

第2章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2.1凯兴斯泰纳所处的时代背景

2.2凯兴斯泰纳的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对其劳作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2.3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3章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公民教育的理想

3.1.1国家的职责

3.1.2公民教育的目标

3.1.3公民教育的对象

3.2劳作教育理论与实践

3.2.1含有教育意义的劳作与劳作学校的真义

3.2.2劳作学校的任务

3.2.3劳作学校的具体改革措施

第4章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4.1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影响

4.1.1协调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4.1.2对“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有了新的理解

4.1.3提出了劳作学校教师的标准

4.1.4推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确立

4.1.5使劳作课成为德国魏玛共和国法定的必修课

4.1.6实现“公民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公民化”

4.2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2.1重视劳作教育,树立“大职业教育观”

4.2.2贯彻劳作教育思想,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改革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是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进行“劳作学校”改革实验,形成了完整的劳作教育思想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其国民教育思想基础上的。通过对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改革措施的研究,理解其思想精髓,并联系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挖掘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中渗透的“大职业教育观”,把握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