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探析
【6h】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展开,逐渐诞生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哲学系统,王阳明的心学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种,当我们回顾近四百余年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时,总是不能不追溯到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其所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和教育、个人志向、个人经历共同产生的结果。“三教合一”是其思想产生的土壤,个人志向是其思想产生的动力,家庭的教育因素决定了其思想的主要倾向,其个人曲折的人生旅程是“心学”思想产生的促进和完善因素。心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大学问》、《传习录》等著作中。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是在封建统治极度腐败、程朱理学逐渐僵化的情况下提出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去除私欲的干扰,恢复良知之本体,存天理、去人欲。这一思想洋溢着生命的智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约束,他的致良知思想中难免带有封建主义的成分。为此,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作出正确的理论判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基于以上,本文主要通过四部分来论述王阳明致良知这一思想。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理论渊源,紧接着指出了致良知说提出的社会背景,最后概括了致良知思想提出的主要经过。
   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良知的内涵:良知即心之本体;良知是思维主体;良知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流;良知是人成圣的内在依据。
   第三部分作为全文的重点,揭示了致良知之工夫。主要从两方面来讲:致良知的内涵;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第四部分论述了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两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