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6h】

股权集中度、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3 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

第3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

3.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3.3 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绩效的现状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

4.4 模型建立

4.5 实证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和优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优化建议

5.3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09年10月才开板的创业板,是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同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的独特性,所以对它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而近期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它的报道,也把创业板推到了风口浪尖。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在承受着业绩变幻莫测、套现取值不断、去泡沫化过程艰辛等种种煎熬。另外,资金超募、变相挪用、财务报表造假等问题在创业板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有直接关系。
  与主板相比,创业板的上市主体一般是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股票是全流通的,创业板上市条件较为宽松,信息披露较为严格,风险波动很大。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与主板有很大不同,大多数上市公司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股权相对集中于第一大股东,高度集中于前五大股东,股权制衡度较低,实际控制人以自然人和家族为主,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出现了分离。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正关系,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优化建议,创业板上市公司方面:保持股权的相对集中,合理利用股权制衡。国家法规制度方面:增加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培育机构投资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