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分析
【6h】

刑事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理论

2.1 “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

2.1.1 “以审判为中心”的含义与本质

2.1.2 “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要求

2.2 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与“侦查中心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2.2.2 与“庭审中心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2.2.3 不能简单的解读为“以法院为中心”

第3章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演变及传统侦查中心主义的反思

3.1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演变

3.1.1 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

3.1.2 抗日战争时期的刑事诉讼

3.1.3 解放战争时期的刑事诉讼

3.1.4 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前夕时期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1.6 改革开放以来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2 我国传统“侦查中心主义”表现形式

3.2.1 以口供为中心

3.2.2 以案卷为中心

3.2.3 以逮捕为中心

3.3 传统侦查中心主义的弊端分析

3.3.1 庭审虚化,审判作用发挥有限

3.3.2 公诉不能完全发挥审查监督作用

3.3.3 侦查权缺少来自外部的司法干预和内部制约

3.3.4 未赋予犯罪嫌疑人必要有效的救济手段

第4章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

4.1.1 从源头上打牢案件事实证据基础

4.1.2 从程序上把好内部审查把关功能

4.1.3 从底线上健全防错识错纠错机制

4.2.1 侦查理念面临的挑战

4.2.2 侦查模式面临的挑战

4.2.3 侦查手段面临的挑战

第5章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侦查工作的应对

5.1.1 树立讲法律和人权的司法理念

5.1.2 树立讲程序的司法理念

5.1.3树立讲证据的司法理念

5.2 构建新型侦诉关系

5.2.1 构建公诉引导侦查机制

5.2.2 在庭审中形成合力,共同就案件事实及证据问题进行控诉

5.2.3 监督机关提前介入

5.3 侦查行为的规范化

5.3.1 注重证据收集程序的合法性

5.3.2 提高证据收集能力

5.3.3 进一步规范侦查取证行为

5.3.4 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科技引导侦查

5.4 提高应对庭审能力

5.4.1 建立侦查人员旁听庭审制度

5.4.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2016年6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5次会议通过,全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之所以推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习总书记所提出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活动遵循以侦查为中心的“侦查中心主义”和以案卷为中心的“卷宗中心主义”,导致系列问题,例如,审判走过场、庭审流于形式,审判沦为对侦查卷宗的确认程序。这些问题又衍生出一些重大冤假错案,非常引人注意的就是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张氏叔侄案,等等。经过了长期的工作,才得以纠正,对司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影响巨大。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影响到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涉及的面广、度深,对于各政法机关、刑事诉讼各个环节,可以说,这是一场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深刻的自我革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也会对当下我国侦查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研究借鉴,结合我国当前侦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在以审判为中心模式下侦查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侦查机关的应对思路提出自己的浅薄观点,以便于司法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