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析1917年墨西哥宪法形成
【6h】

探析1917年墨西哥宪法形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选题缘起与意义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1章 1917年墨西哥宪法形成背景

1.1 墨西哥革命的爆发

1.1.1 波菲里奥·迪亚斯统治危机

1.1.2 弗朗西斯科·马德罗民主的失败

1.1.3 维多利亚诺·韦尔塔的独裁统治

1.1.4 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的胜利

1.2 外国势力的干涉

1.2.1 政治方面

1.2.2 经济方面

1.3 1857年墨西哥宪法和革命“计划”

1.3.1 1857年宪法及其局限

1.3.2 墨西哥革命“计划”

第2章 克雷塔罗制宪会议

2.1 参会代表及其阶层分析

2.1.1 参会代表选举及制宪会议地点

2.1.2 参会代表阶层分析

2.2 制宪会议的召开和辩论阵营

2.2.1 制宪会议的召开

2.2.2 制宪会议辩论阵营和机构设置

2.3 制宪会议辩论的主要过程

2.3.1 宪法第3条款和第130条款反教权主义的辩论过程

2.3.2 宪法第123条劳工改革的辩论过程

2.3.3 宪法第27条土地改革的辩论过程

第3章 1917年墨西哥宪法意义和局限

3.1 1917年墨西哥宪法意义

3.1.1 打破封建大地产制桎梏

3.1.2 国家主导地位的确立

3.1.3 国家主权的维护

3.1.4 劳工权利的确认

3.2 1917年墨西哥宪法局限

3.2.1 行政权独大和伪联邦主义

3.2.2 理想性与实践性不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1910年,墨西哥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墨西哥革命。运动最初只是精英分子对迪亚斯独裁政权的反抗斗争,随后形势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一场各阶层参加的社会革命。随着革命斗争形势日趋明显,宪法派召开克雷塔罗制宪会议以期制定出符合广大墨西哥人民利益的国家大法,由此1917年墨西哥宪法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论述墨西哥革命背景下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形成。全文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1917年墨西哥宪法形成时的背景;第二章将克雷塔罗制宪会议作为切入点,阐述制宪代表阶层、制宪会议辩论阵营及机构设置和讨论议题等方面内容;第三章着重论述1917年墨西哥宪法意义和局限。
  通过对1917年墨西哥宪法形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1917年墨西哥宪法是墨西哥革命混乱局面中人民渴望实现国家安定共同诉求;第二,1917年墨西哥宪法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制宪代表对未来美好愿景的规划;第三,1917年墨西哥宪法是宪法派为巩固既得革命成果所颁布的一部超前的国家大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