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毕节地区烤烟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6h】

毕节地区烤烟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烟草病虫害种类及分布

2.烟草病虫害研究现状

2.1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病害危害主次结构发生变化,主要病害小种株系日益复杂,优势种群不断变化

2.2田间复合侵染突出,防治难度加大,危害呈上升趋势

2.3抗病品种结构单一,抗性逐渐衰退

3.烟草病虫害防治现状

3.1国外烟草病虫害防治现状

3.2国内烟草病虫害研究现状

3.3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3.4化学农药的使用

3.5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1.病虫害调查

1.1普查

1.2系统调查

2.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2.1示范点设置

2.2技术措施

2.3对照区技术措施

2.4调查统计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1.普查的病虫害种类

2.系统调查

2.1 2003~2005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及程度

2.2 2003~2005年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程度

2.3病虫害年度间发生趋势(主要病虫害年度间发生趋势见表3)

2.4赤星病

2.5黑胫病

2.6烟青虫

3.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3.1防治效果

3.2烟叶产质结果比较

3.3经济效益和费用对比

第四章问题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03年至2005年,在烤烟苗期、大田期对毕节地区主要烟区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烟草病毒病(TMV、CMV和PVY)、赤星病、青枯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烟青虫和烟蚜为轻度发生或偏轻度发生。 烟草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播)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中2003、2004和2005年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16、0.22和2.18。2005年烟草花叶病造成烟叶产值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分别为3.437%和2.635%。 2003年烟青虫虫量为2.3头/百株,发生面积为1.4万hm<'2>,产值损失率和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591%和1.2%,是2003年为害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 赤星病空中孢子量与田间发病程度呈正相关,但田间实际发病情况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赤星病田间始发期为7月上旬,随后发病程度和病指有所增加。2003、2004、2005年最高病情指数为21.14、15.15、3.14,年度间发病程度呈下降趋势。 烟青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高峰期百株虫量分别为:大方县15.0头、金沙县8.0头。 三年综合防治区各病虫的平均防效依次为:黑胫病58.1%、烟蚜55.54%、赤星病49.9%、烟青虫45.76%、病毒病35.99%、地老虎35.49%、青枯病18.75%。三年来对病毒病的防效是逐年提高的,2005年防效为57.33%,与2003年防效23.97%和2004年防效26.67%差异显著(P<0.05)。对根茎性病害的综合防治在进行农业措施防治的同时,关键时期用58%的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 利用集成技术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防治效益明显。三年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为772hm<'2>,累计挽回经济损失估计为113万元,累计增加净收入估计为108万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