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以贵州省为例
【6h】

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以贵州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 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政府主导”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成果

三、艾滋病流行危害和我国政府主导防治艾滋病工作历程

(一)艾滋病流行及其危害性

(二)中国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历程

四、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的必要性及存在困境

(一)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的理论依据——艾滋病防治资源配置市场失灵

(二) 政府主导存在困境的理论分析

五、贵州省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

(一) 贵州省艾滋病流行趋势

(二)贵州省政府主导防艾工作现状描述

六、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防艾工作政府主导动因困境

(二) 政府主导角色冲突

(三)政府主导行为模糊

七、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的改进对策

(一)创建良好的政府工作环境

(二)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三)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艾滋病的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与其特殊传播方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艾滋病迄今尚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使得艾滋病的预防尤显重要,因此艾滋病的防治已经不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艾滋病的防治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因艰巨性和长期性,艾滋病防治的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一种公共物品,艾滋病防治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完成,必须要有政府的主导和干预。在建设和谐社会、政府职能类型向“服务性政府”转型的背景之下,对于政府如何主导艾滋病防治的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理论研究了政府主导防艾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存在问题,并以贵州省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政府主导防艾工作的现状,研究了当前政府主导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动因困境、角色冲突和行为模糊等问题,如何创建良好的政府工作环境、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和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并就政策建言方面,提出了诸多个人见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