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对曼斯菲尔德的地方依附
【6h】

论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对曼斯菲尔德的地方依附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后期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主要讲述了小说中女主人公范妮·普莱斯从小远离自己位于朴茨茅斯的家,寄养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故事。国内学者多从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这篇小说进行研究,但很少有人探究小说中范妮对地方的依附。 通过仔细研读文本,笔者发现,范妮对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个地方所表现出的情感变化呈现出一种“陌生—归属—忠实”的递进趋势,本文认为她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情感变化就是一种地方依附(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的过程,即对曼斯菲尔德的“无地方—地方适应—地方认同”。 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简·奥斯丁及《曼斯菲尔德庄园》的相关介绍、文献综述、论文观点、地方依附理论介绍、关键词界定以及论文框架。正文部分由三大章组成: 第一章主要分析范妮由于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陌生感而产生的无地方感。第一节分析了造成范妮地方感缺失的原因,即由于家庭贫困而造成的被动的寄养与漫长的旅行;第二节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范妮对曼斯菲尔德的陌生感,分别表现为她的局外感、孤独感、思乡感。范妮离开家乡朴茨茅斯,经历了漫长旅途,被迫寄养到曼斯菲尔德庄园,充满了对新地方的陌生感。处于离开以前熟悉的地方与感知不到新地方这两种状态之间,她的无地方感由此而生。 第二章讨论范妮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地方适应,以及不断增加的归属感。本章分别从范妮的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方面来分析范妮对该地方的适应。第一节分析了范妮情感依附的寻求,主要体现在表兄埃德蒙给予的友情、伯伦特夫妇给予的亲情以及通过骑小灰马而给予她健康寄托上;第二节分析了范妮外在行为的变化,主要探究了范妮日常行为以及社交的改变;第三节主要探讨范妮认知结构的提升,表现为范妮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她的女权意识的萌芽。从范妮在情感、行为与认知方面对曼斯菲尔德的地方适应来看,她对曼斯菲尔德已经逐渐产生了归属感。 第三章探究范妮彻底认同曼斯菲尔德庄园,产生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地方忠实感。第一节通过分析范妮对三个地方的理性认知,揭示了范妮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认同。第二节论述范妮回归曼斯菲尔德庄园,以及她的地方身份的形成,探析了地方中的群体对她的认同。至此,个人与地方群体彼此认同,这是地方依附的最高体现,即地方群体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统一。 通过三章的论证,本文得出结论,作家奥斯丁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通过描写范妮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她本人对于英国摄政时期城乡地方价值观的思考,暗示了她对乡村幽雅静谧生活的地方价值观的认同。该论文的学术意义在于,本论文主要探究范妮对曼斯菲尔德的情感过程即地方依附,这为《曼斯菲尔德庄园》这部小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处于不断地移动过程中,因而会常常处于无地方感的状态,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中范妮的地方依附过程的探究,启迪人们理性地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适应并认同该地方,形成对该地方的归属感与忠实感,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

著录项

  • 作者

    李文文;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宁梅;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10;I20;
  • 关键词

    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主人公;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