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ETM+线性构造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在西藏谢通门地区的找矿应用
【6h】

基于ETM+线性构造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在西藏谢通门地区的找矿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新发展

1.1.1 遥盛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1.1.2 遥感地质找矿技术的新发展

1.1.3 遥感技术的动向

1.3 工作区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变质作用

2.3 区域矿床类型

2.3.1 区域主要矿床类型

2.3.2 控矿条件分析

2.3.3 找矿标志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区域元素背景分布特征

2.4.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第3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典型矿床简介

3.1 地层

3.1.1 石炭系(C)

3.1.2 二叠系(P)

3.1.3 白垩系(K)

3.1.4 第三系(R)

3.1.5 第四系(Q)

3.2 构造

3.2.1 近东西向组断裂

3.2.2 北西向组断裂

3.3 岩浆岩

3.3.1 喜山晚期喷出岩

3.3.2 喜山晚期二长花岗岩

3.4 研究区矿化特征和典型矿床简介

3.4.1 研究区矿化特征

3.4.2 典型矿床简介

第4章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4.1 遥感数据源

4.2 辐射校正

4.2.1 传感器的辐射校正

4.2.2 大气校正

4.3 几何校正

4.4 遥感图像彩色合成和子区截取

4.4.1 彩色合成

4.4.2 子区截取

第5章 研究区遥感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及分形研究

5.1 遥感线性构造解译

5.1.1 线性构造特征

5.1.2 线性构造的增强处理

5.1.3 线性构造的解译标志

5.1.4 线性构造的解译结果

5.2 遥感环形构造解译

5.3 研究区线性构造的特征及分形研究

5.3.1 分维的研究方法

5.3.2 研究区线性构造总体分形特征

5.3.3 研究区不同部位线性构造的分形特征

第6章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6.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

6.1.1 波谱特征

6.1.2 地质基础

6.2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6.2.1 比值法

6.2.2 主成分分析法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1 干扰因素的提取与去除

6.3.2 蚀变信息的提取

第7章 遥感综合成矿预测研究

7.1 成矿预测原则和依据

7.1.1 成矿预测的原则

7.1.2 成矿预测的依据

7.2 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

7.3 预测区圈定的原则和方法

7.3.1 预侧区圈定的原则

7.3.2 预侧区圈定的方法

7.4 预测区级别划分的依据

7.5 成矿预测区划分

7.5.1 Ⅰ级成矿预测远景区(5个)

7.5.2 Ⅱ级成矿预测远景区(2个)

7.5.3 Ⅲ级成矿预测远景区(4个)

第8章 结论

8.1 本次工作得出的几点认识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谢通门地区面积大,矿产种类多,用常规的地质工作方法来进行矿产勘查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随着计算机、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遥感机助解译、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和多源数据综合得到了新的突破。
  本文在充分分析谢通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先对谢通门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彩色合成、子区截取、去干扰等预处理工作;然后对研究区进行了线性和环形构造解译、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的提取;最后在对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并综合遥感线性构造解译及分形统计和蚀变信息,进行了成矿预测。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通过对区域矿床类型的整理和分析,按成矿作用的差异可分为与斑岩有关的Cu、Mo、Au、Ag多金属矿床、与弧火山作用有关的Cu、Pb、Zn多金属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Cu、Fe、Au、Ag多金属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并通过不同类型矿床分析,总结出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找矿标志。
  2.根据ETM波段数据特征值的统计分析,采用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区内线形构造十分发育,主要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东西向线性构造延伸较远,但较稀疏,与区域东西褶皱断裂带一致;南北向线性构造延伸较短,但较密集。二者交汇部位当是成矿有利部位。环形构造近东西、南北向分布。对遥感线性构造进行分形统计分析,综合已知矿床(点)结果表明:分维值D在1.35-1.62之间是区域成矿有利地段,呈近东西向展布,说明研究区近东西向断裂是本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
  3.结合地质矿产研究区已有产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辅以波段比值、阈值分割等技术,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蚀变信息异常在空间上呈近东西、南北向展布,且分布于线性和环形构造发育的地区,主要位于喜山晚期花岗岩体的外围和周边与地层和别的岩体的接触边界上。通过对重点地段遥感蚀变异常的野外查证与分析,深入了解研究区遥感蚀变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矿产的内在联系,为综合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据。
  4.以遥感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蚀变异常信息和异常查证结果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在现代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遥感技术与区域地质信息的叠加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最终圈定了Ⅰ、Ⅱ、Ⅲ三级靶区。其中有5个Ⅰ级成矿靶区,2个Ⅱ级成矿靶区,4个Ⅲ级成矿靶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