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6h】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5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况

3.1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3.2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3.3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第4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

4.1主体因素

4.2客体因素

4.3介体因素

第5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5.1基于遗产资源分布的“点轴”开发模式

5.2基于遗产资源类型的“差异”开发模式

5.3基于旅游开发主体的“协同”开发模式

5.4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时序”开发模式

第6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

6.1旅游开发前

6.2旅游开发中

6.3旅游开发后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研究成果

7.2研究的不足之处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各异、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不同的生产生活背景中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文化内容,它们是中国的底色,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厚滋养,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其中,宽广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为数众多的岛屿以及沿海而居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我国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海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沿海居民在生产、生活、文学艺术、思想形态等方面的智慧,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是激发民族自信、弘扬海洋文化、形成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广西北部湾地区位于我国南疆,有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临海,当地有客家、疍家、壮族、京族等不同群体沿海而居,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亟需转变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具有绿色、劳动密集、乘数效应大等特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动体现,能够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求知与文化体验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钦北防”三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都提到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其一是通过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摸清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并按民间文学、传统表演与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能、民间信俗四个方面对其数量进行了统计;同时分析了遗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旅游开发现状等基础问题。其二是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驱动因素,为后文提供指导思想与决策思路。其三是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对各种模式的涵盖范围、实施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其四是从旅游开发前、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后三个阶段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各种开发模式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能有些许丰富与创新,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能够提供参考与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