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直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6h】

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直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个人简历

目录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MCA-M1段血管直径的结果

2.不同性别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与MCA-M1段血管直径的关系

3.不同年龄段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与MCA-M1段血管直径的关系

4.不同ESRS评分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与MCA-M1段血管直径的关系

讨论

1.年龄因素对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MCA-M1段血管直径的影响

2.Essen卒中风险评分与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MCA-M1段血管直径关系

3.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直径的临床意义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大脑中动脉在脑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DSA测量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直径,分析其与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的关系及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关系,为临床诊疗以及神经介入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行DSA检查且两侧MCA-M1段正位片均显示清晰的、可能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636例病例的影像资料(共1272张造影图像),收集入选病例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或TIA等)、个人史(吸烟、饮酒)、家族史、身高、体重、血压及其住院期间的相关检查等相关资料,并对其使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利用DSA自带的测量工具(精确到0.01mm)分别测量MCA-M1段起始点和分叉前(即颈内动脉分出MCA起始部1mm处、MCA-M1分叉前1mm处)2处的血管直径。
  结果: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人群MCA-MI段平均血管直径为(3.02±0.58)mm。⑵不同性别MCA-M1段血管直径,男性(3.01±0.57)mm,女性(3.03±0.60)mm,男性与女性的MCA-M1段血管直径无差别。⑶不同年龄段(<40岁、40岁-50岁、50岁-60岁、60岁-70岁、≥70岁)的MCA-M1段血管直径数值分别为:(3.24±0.50)mm、(3.09±0.57)mm、(3.08±0.59)mm、(2.95±0.56)mm、(2.81±0.57)mm,MCA-M1段血管直径随着年龄增大而变细。⑷不同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分的MCA-M1段血管直径:低危组(3.07±0.57)mm,中高危组(2.89±0.60)mm,不同评分进行图表分析发现危险因素越多,血管直径越细。
  结论:①缺血性卒中危险人群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血管直径(3.02±0.58)mm,其中,男性(3.01±0.57)mm,女性(3.03±0.60)mm,不同年龄段(<40岁、40岁-50岁、50岁-60岁、60岁-70岁、≥70岁)的MCA-M1段血管直径数值分别为:(3.24±0.50)mm、(3.09±0.57)mm、(3.08±0.59)mm、(2.95±0.56)mm、(2.81±0.57)mm,不同年龄段,MCA-M1段血管直径不同,MCA-M1段血管直径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细,以上资料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②利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进行评分,MCA-M1段血管直径:低危组(3.07±0.57)mm,中危组(2.89±0.60)mm,发现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直径变细,低危组的MCA-M1段血管直径较中危组粗,以上数据可以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