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风参芪通络颗粒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疲劳(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6h】

中风参芪通络颗粒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疲劳(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 对象选择

3 分组及处理

4 观察项目及指标

5 观察记录、总结的有关要求

6 知情同意

7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3 临床疗效

4 不良事件

第三部分 理论探讨

1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后疲劳的认识

2 西方医学对PoSF的认识

3 导师学术思想及方义分析

4 结果分析

5 安全性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表

附录2文献综述: 卒中后疲劳的研究进展

附录3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参芪通络颗粒剂对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疲劳(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9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住院部及门诊部的符合纳入条件的PoSF患者70例,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上两组均参照2010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中风参芪通络颗粒剂,观察疗程均为4周。该研究的疗效性指标包括中风生存质量量表(SS-QQL)中精神力部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SS评分、SS-QQL中精力量表得分、运动功能(Fugl-Meyer)及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包括①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血压,以上指标均在平静状态下测量,血压统一采取坐位。②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结果:在研究期间脱落病例数为8例,完成病历数62例,其中女性22人,男性40人,年龄均在36~73岁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病程、年龄、伴随疾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临床疗效方面:(1)在 FSS和SS-QQL中精力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 P﹥0.05,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经统计分析 P﹤0.05,差异显著,提示治疗组能改善 FSS和SS-QQL中精力量表积分;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提示对照组不能改善FSS和SS-QQL中精力量表积分;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提示治疗组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FSS和SS-QQL中精力量表积分。(2)在 FM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分析 P﹥0.05,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 P﹤0.05,差异明显,提示两组均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提示治疗组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3)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 P﹥0.05,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经统计分析 P﹤0.05,差异显著,提示治疗组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经统计分析 P﹥0.05,差异不显著,提示对照组不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 P﹤0.05,差异显著,提示治疗组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另外,两组在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现象。
  结论:中风参芪通络颗粒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恢复期)疲劳(气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