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6h】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内容

4.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信度、效度的检验

1.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

1.2.德尔菲(Del Phi)专家咨询法

1.3 调查问卷的信度

1.4 调查问卷的效度

2 研究结果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2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讨论分析

第三章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问卷

1.3 调查方法

1.4 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2.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2.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3.讨论分析

3.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3.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综合评价

1.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2.2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3.讨论分析

4.广西边境少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政策建议

4.1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SWOT分析

4.2.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1.研究主要结论

2.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3.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4.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以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评估单位,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估方法,研制符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问卷,据此评价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体系建设现状和分析影响应对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方法:
  1.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Del Phi)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符合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并以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
  3.采用上述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全部县级综合医院(共22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另外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共66所)作为样本,调查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4.在现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应对能力综合评估模型,量化评价和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体系能力建设现状及影响应对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5.在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态势分析法分析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从而提出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结果:
  1.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县综合医院层面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乡镇卫生院层面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2.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根据所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设计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并进行现状调查。以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无论是综合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的评估问卷,各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基本均在0.6以上。本次研究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经过了2轮专家咨询论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同时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也得到了评估单位的认可,可以认为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两个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在0.21-0.73之间,可以认为本研究设计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
  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县综合医院卫生人力编制数量明显不足、配置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县综合医院床位总量不足,床位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基本形成,但仍需加强完善;县综合医院的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较低;县综合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县综合医院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有待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医护比例倒置,素质较差;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总数偏少,床位使用率较低,服务效率不高;乡镇卫生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待完善,技术方案有待健全;乡镇卫生院的应急监测与信息报告能力有待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卫生应急能力储备不足。
  4.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模型为:F县综合医院=0.3013F保障+0.2709F预警+0.2142F床位+0.2136F信息。模型包括保障因子、预警因子、床位因子和信息因子等4个公因子,其中保障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30.13%)最大,是最重要的公因子。保障因子得分主要由应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物资储备的情况以及现场应急指挥协调的能力这3个维度来决定,这提示,县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医院急诊科、传染科等相关科室应急人力建设、加强医院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和建立健全医院应急指挥协调组织机构。根据模型分别计算边境地区22所县综合医院的综合能力得分,将综合能力得分数值分别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
  结果:显示,应急能力弱的7所县综合医院均来自贫困县;应急能力强的3所县综合医院所处地区均为沿海非贫困县。
  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模型为:F乡镇卫生院=0.5824F预警+0.4176F服务能力。模型包括2个公因子,预警因子和服务能力因子,其中预警因子对模型贡献率最高(58.24%),提示在边境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边境地区66所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能力得分,将综合能力得分数值分别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
  结果显示,63.6%的乡镇卫生院卫生应急综合能力被评定为“弱”。
  结论:
  1.本研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基本达成了共识,专家权威系数高,科学可信。
  2.本研究设计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评估对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问卷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调查评价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等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3.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现况调查结果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反映所构建的综合模型有较好的合理性。
  4.加强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尤其卫生应急工作投入;二是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模式;三是对县域本级的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有效利用监测信息,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网络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五是加强区域内实验室能力建设;六是加强边境地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的建设;七是建立健全边境地区区域内卫生应急的储备库,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使用机制;八是加强部门内部之间、部门之间的卫生应急应对工作沟通协作;九是与境外国家建立突发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的合作交流机制,开展针对跨境传染病监测和应对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防控传染病及其媒介跨境传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