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As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gRNA变化趋势以及与cccDNA之间关系分析
【6h】

NAs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gRNA变化趋势以及与cccDNA之间关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

3.实验仪器与试剂

4.实验路线图

5.实验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NAs治疗期间3种血清标记物水平消长趋势

3.血清pgRNA、HBsAg反映肝细胞内cccDNA存在的可靠性分析

讨论

1.血清pgRNA的发现

2.血清pgRNA或可用于监测NAs治疗效果

3.HBsAg反映cccDNA转录活性的局限性

4.血清pgRNA反映cccDNA转录活性及指导停药

5.小结与展望

结论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有效的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pgRNA的变化规律及其与HBV DNA、HBsAg及肝细胞内cccDNA间的关系,探索血清pgRNA作为cccDNA转录活性的新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选取接受NAs抗病毒治疗已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并维持应答3年以上的1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化学发光试剂、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治疗基线与病毒学应答后3年内血清HBsAg、HBV DNA、pgRNA的水平。用PsAD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病毒学应答2年以上肝穿组织HBV cccDNA水平,并以人类管家基因β-2M为内参进行细胞数定量,从而定量每个细胞内cccDNA含量;描绘这3种血清标志物的时间-含量曲线,分析随治疗时间的延长pgRNA、HBsAg、HBV DNA水平变化趋势间的关系,应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分析各检测点HBsAg与血清pgRNA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根据血清pgRNA、HBsAg反映cccDNA的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者反映cccDNA转录活性的能力。
  结果:(1)NAs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pgRNA、HBsAg均呈下降趋势,HBV DNA最先降低至低于检测下限,pgRNA水平下降缓慢,在维持病毒学应答3年时仍有57.89%(11/19)的患者血清pgRNA为阳性(≥500copies/ml),HBsAg在HBV DNA阴转3年时均未发生阴转。(2)基线HBsAg与血清pgRNA存在明显相关性(r=0.623,P=0.004),维持病毒学应答3年间整体血清pgRNA与HBsAg水平下降趋势一致,而个体变化趋势中47.37%(9/19)的患者趋势一致,52.63%(10/19)的患者趋势不完全一致。且维持应答3年间血清pgRNA与HBsAg无明显相关性。(3)肝穿点cccDNA与血清pgRNA检测符合率为73.68%(14/19),血清pgRNA反映肝细胞内cccDNA的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68.75%。cccDNA与HBsAg检测符合率为84.21%(16/19),HBsAg反映肝细胞内cccDNA的特异度为0,敏感度为100%。血清pgRNA与HBsAg反映肝细胞内cccDNA存在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60。(4)cccDNA与血清pgRNA检测的同步性有3种模式:模式A:11例患者(57.89%) cccDNA与pgRNA同时检测阳性;模式B:5例患者(26.32%)cccDNA阳性而pgRNA低于检测下限;模式C:3例患者(15.79%) cccDNA与血清pgRNA同时低于检测下限。三种模式中cccDNA水平依次降低,pgRNA仅于模型A中检测为阳性,但是三种模型中HBsAg水平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1)血清pgRNA较HBsAg能够更好地反映肝细胞内cccDNA量及cccDNA转录活性,且血清pgRNA转阴滞后于HBV DNA,更有利于监测NAs治疗的效果。(2)血清pgRNA检测简单无创,作为抗病毒治疗监测cccDNA转录活性的血清指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3)持续血清pgRNA低于检测下限有望成为安全停药的新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