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桃夹现象中血尿合并蛋白尿患者的临床分析
【6h】

胡桃夹现象中血尿合并蛋白尿患者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观察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尿检及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3 肾脏病理资料分析

讨论

1 胡桃夹现象及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诊断方法对诊断的影响

2 一般情况及检验结果分析

3 疾病关系的探讨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单纯及合并肾小球疾病的左肾静脉淤血综合征病例观察表

附录 2 文献综述: 左肾静脉淤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附录 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胡桃夹现象中血尿合并蛋白尿患者中伴有和不伴有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的差异,为帮助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分析胡桃夹现象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及肾脏病理结果,探讨胡桃夹现象与肾小球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肾内科和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存在胡桃夹现象的有血尿、蛋白尿临床表现的患者90例,其中合并肾小球疾病者45例归为甲组,不合并肾小球45例归为乙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计算体重指数,观察实验室检验运动前后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进行分析比较;观察胡桃夹现象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中肾穿刺患者的病理特点。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分布上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而从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上看均以14~29岁居多,体重指数分布构成上均以较低体重指数者为居多。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运动前后尿红细胞形态、运动前后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甲组运动前尿红细胞形态有均一性、非均一性及混合性三种,运动后尿红细胞形态表现为非均一性及混合性,而乙组运动前后尿红细胞形态未发生改变,仍表现为均一性;甲组运动前后尿红细胞计数均高于乙组,且两组患者运动后尿红细胞计数均较运动前明显增多,甲组较乙组红细胞计数变化显著;甲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于乙组,而血清白蛋白较乙组减少。胡桃夹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穿刺病理结果显示可见到多种病理类型:微小病变性肾病7例,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5例,膜性肾病11例,系膜增生性肾病7例,IgA肾病12例,出现多种免疫复合物:IgA阳性17例,IgM阳性12例,IgG阳性18例,C3阳性15例,C4阳性1例,C1q阳性2例。
  结论:(1)胡桃夹综合征可以合并肾小球肾炎;(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出现运动后尿检异常,及生化指标异常时,建议进行肾穿刺;(3)胡桃夹现象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理结果具有多样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