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图案与平面构成的异同问题研究
【6h】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图案与平面构成的异同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扉页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图案

(一) 图案一词的产生

(二) 图案的概念

1、图案的内容

2、图案的形象

3、图案的造型元素

4、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二、平面构成

(一) 构成教育的产生

(二) 构成

(三) 平面构成的概念

1、平面构成的内容

2、平面构成的形态

3、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5、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6、平面构成的骨骼

三、图案与平面构成在造型上和文法上的异同点

(一) 两者在研究视角上的不同点

1、在观察、认识事物的角度上

2、在文化内涵的表现上

3、在思维方式上

(二) 两者的共同点

四、研究图案与平面构成异同问题的目的、重要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国内艺术设计教育在思想上以及观念上大都是受国外艺术设计的广泛影响,并且,在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而习惯侧重从源于包豪斯的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三大构成进行出发,运用点、线、面、体、色为造型的基本元素来进行不同分割与组合,并以此来作为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但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却是在艺术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过多地强调对客观物象的理性分析以及侧重对大脑思维的抽象训练而片面的忽略了从传统对生活原形以及对人的直观感受和启发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也错误和片面地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在其设计意识、设计的造型语言及造型文法上也有意识地去刻意体现“形式感和现代感强”这一设计特点,其造成的结果是容易出现千篇一律,没有特点、没有个性的教学现象。而且在仔细品味这些带有明显“形式感和现代感强”特点的习作时,也不免会让人觉得在这些作品之中或多或少的缺少些什么,笔者认为,这其中所缺少的也许正是造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韵味和深度的文化根基。而这一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应该是过多地强调三大构成在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实际作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对造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韵味和深度的文化根基的缺失与忽略必将会给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中国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的顺利发展带来潜在性的不利影响,同时它还涉及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却呈现出多元化现象这样一个时代环境里学生对自我认识、自我确认的重要问题。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如何才能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将现代的设计意识与传统的文化内涵所各自具有的优势进行协调与互补应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要面临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基础课程来进行思考,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传统的图案课程和现代的设计构成课程两者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相互比较与分析,从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的角度上去探求它们两者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开发的侧重点上所存在的不同,其思考的目的是期望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的设计训练过程中能够对二者各自的优势加以适当的取舍与合理的运用,对避免学生在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过程中产生厚此薄彼的片面思想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而且也可以在理论认

著录项

  • 作者

    邹航英;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芳;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506-4;
  • 关键词

    图案; 平面构成;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