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落与追寻——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回忆机制
【6h】

失落与追寻——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回忆机制

代理获取

摘要

论文以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他与拉什迪、奈保尔跻身“英国移民作家三雄”之列,是目前最著名的当代英国小说家之一。其作品风格清新典雅,主题涉及人的回忆、移民心态、国际化主题的写作,被评为是“最擅长阐释‘失去’这一主题的诗人”。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来探讨其作为书写失去与回忆的诗人所具有的艺术追求和文本内涵。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石黑一雄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情况,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创作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时下移民文学的发展情况,挖掘蕴涵在其作品内部的文学内涵,指出研究意义所在。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记忆机制与回忆诗学”主要从“memory”的词源涵义出发,探究在心理学意义上独具的记忆机制的构成,同时辨析记忆与回忆分属不同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指出回忆是人特有的机制;其次,通过考察回忆的审美内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等哲学家赋予回忆丰富的哲学内涵,从而追溯回忆诗学的诗学渊源。在现代的移民作家笔下,回忆则是与遗忘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他们用来书写民族记忆、探寻文化身份的手段,从而给回忆作了最好的文学注解。最后,通过对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和写作实践的分析,指出其在创作中受到普鲁斯特的回忆美学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移民经历,形成了对回忆的审美特征的自我理解。 第二章“石黑一雄小说的回忆地图”主要是围绕记忆的特点“失落与追寻”,从个人记忆展开至民族记忆、历史记忆,描画了一幅失落的回忆地图。失落,首先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尤其对作家和作品中的主人公来说,正是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的不断追寻中,发现生活的失落,从而希望建构更美好的想象世界。其次对个人而言,失落意味着个人身份的失去,意味着他们遗忘曾经的社会角色又找不到新的文化角色,他们成了身处双重文化中的“孤儿”,与自我社会疏离也与他者社会相疏离。最后,在石黑一雄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来看,其失落还意味着失去的历史——帝国的荣光,在个人叙事的同时还展示英国、日本这样的帝国兴衰的历史,可以说他是在个人回忆的断片之上架构了一场对帝国荣光岁月的历史审视。 第三章“石黑一雄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是通过对回忆的叙事性分析,阐释在石黑一雄小说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叙事艺术来达到对追寻回忆的目的。首先是“谁”在追寻?——分析作品中叙述者的存在,通过对其第一人称的叙事情境、不可靠的叙述者以及叙述声音的分析,描画出“失落者”的形象。其次是“如何”追寻?——通过对作品叙述方法的分析,尤其是倒叙、省略叙事等叙事手法来展开情节,或造成叙事上的空白,更好的为回忆这一主题服务。由此就展现了回忆与叙事的结合,使得开篇、结尾都在在回忆中展开,在回忆中结束,让主人公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回忆之旅。 在结语部分则总结了石黑一雄小说的回忆机制,回忆既是一种心理机制,也是一种叙事形式,同时它还具有诗学内涵。而石黑一雄通过他的作品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失去与追寻,遗忘与记忆的故事,从而赋予回忆特殊的审美特征:回忆是怀旧,是对童年乌托邦的追寻,也是对精神创伤的再一次自我安慰,更是对民族记忆的回溯和历史的追忆。可以说,作为移民作家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石黑一雄通过作品中对回忆机制的描绘,挖掘回忆诗学的审美内涵,展现了一个深邃而迷人的回忆的世界。

著录项

  • 作者

    刘琼;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晓燕;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61.065;
  • 关键词

    石黑一雄; 小说创作; 审美特征; 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