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办公室里的“秘密”——一项关于X中学教师文化的质性研究
【6h】

办公室里的“秘密”——一项关于X中学教师文化的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生活史:个人研究旨趣

(二)师者:思维方式启迪

(三)教师办公室:教育研究的“盲点”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教师办公室研究现状

(二)教师文化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办公室

(二)“秘密”

(三)教师文化

五、研究途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过程

第1章 走入日常生活——教师文化的研究基础

一、方法论基础

(一)民族志研究

(二)生活史研究

二、理论基础

(一)生活世界理论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2章 聆听岁月之歌——X中学的文化生态

一、X中学的发展历程

(一)追溯校史:胸怀祖国

(二)呈现现状:放眼世界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业信念:以何为师

(二)日常生活:何以成人

三、学生精神风貌

(一)班级文化:同心协力

(二)社团文化:求同存异

四、课程文化建构

(一)课程视野:关注生活世界

(二)课程目标:基于人的发展

第3章 开启智慧之眼——教师文化发展的场域

一、教师办公室的类型

(一)教师集体办公室

(二)行政领导办公室

二、教师办公室的设置

(一)外部环境:“师”的形象

(二)内部布置:“我”的风格

三、教师办公室的功能

(一)本体功能:彰显“师”风

(二)派生功能:关怀“人”性

第4章 透视教师文化——教师身体的“秘密”

一、身体外显的符号文化

(一)衣有所饰,情有所显:服饰文化

(二)言有所表,意有所达:话语文化

(三)心有所思,体有所动:体态文化

二、身体承载的生理文化

(一)生命的存在:身体健康

(二)生命的锻造:心情愉悦

(三)生命的传承:孕育后代

三、身体内隐的精神文化

(一)教师之“德”:关爱学生

(二)角色之“魅”:追求自我

(三)教育之“机”:改变他人

第5章 分享成长故事——教师办公室里的那个人

一、第一个办公室:“我是谁?”

(一)为人之礼:恭敬

(二)为学之心:谦逊

(三)为师之道:向上

二、第二个办公室:“我从哪里来?”

(一)代际摩擦

(二)师徒共勉

(三)师生互动

三、第三个办公室:“我现在在哪?”

(一)开启交往之窗

(二)完善规章制度

(三)丰富教研生活

四、第四个办公室:“我将去何方?”

(一)引领学校发展

(二)寻求自我突破

(三)追问生活的意义

第6章 反思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教师办公室场域中的教育意蕴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功能系统

(二)教育学维度下的教师发展

(三)社会学场域中的权力规约

二、教师办公宣场域中的现实矛盾

(一)无法迷离的教育场域

(二)无处不在的价值冲突

(三)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一)教师个体文化的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

(二)教师群体文化的创生:从“分离”到“和谐”

(三)学校教育文化的变革:从“约束”转变为“引导”

参考文献

附录1 田野日记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观察提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关于教师文化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者大多以“课堂”为切入点,却忽视了教师日常生活的另一个关键场域——教师办公室。按照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教师办公室既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前台”,也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后台”,它具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属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具体研究教师在办公室里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隐形的,不被他者和教师自己轻易发现的各种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外在言行等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从整体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而对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进行研究,主要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横向上对教师群体文化进行深描;以生活史的研究方法从纵向上对教师个体文化进行深挖。为了深入了解教师文化所处的实然状态,本研究重点选取了广西桂林市X中学,研究者长期“驻扎”于语文教师办公室,“活动”于该校其他类型的办公室,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等方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
  本研究以教师办公室为场域,以日常生活理论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落脚点。首先,通过描述教师办公室的类型、设置和功能,呈现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样式,揭示教师办公室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场域。其次,以教师身体为载体,透视教师群体文化的共性,分析教师身体外显的符号文化(服饰、话语、体态)、身体承载的生理文化(健康、孕育),以及教师身体内隐的精神文化(教师角色、教育信念、教学机智)。再次,以A教师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师办公室的成长历程,解读教师个体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二者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最后,从生态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元视角解读教师办公室场域中的教育意蕴,反思教师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教师在办公室里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探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教师个体文化的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教师群体文化的创生从“分离”到“和谐”,学校教育文化的变革从“约束”转变为“引导”。
  本研究为我国教师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弥补教师办公室场域中教师文化研究的空缺。首先关注“人”的成长,最后落脚于“师”的发展,目的在于唤醒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群体的文化价值,寻求教育制度下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教师个体由外在规定的“自在文化”走向内心自发的“自为文化”,促使教师群体走向文化自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