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研究——以外研版教材为例
【6h】

初中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研究——以外研版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1.教材之于农村教育的唯一性

2.教材城市化之于农村教育的危害性

3.个人的生活背景与研究兴趣使然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研究的意义

2.研究的目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教材城市化的研究

2.关于教材城市化利弊的争论

3.对现有研究的反思

(四)相关概念的阐述

1.教材

2.城市化

3.教材城市化

4.农村学校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1.研究的主要问题

2.主要方法

二、文本解读:初中英语教科书内容剖析

(一)课文插图:农村场景惨遭遗忘的命运

1.显性不公—插图数量城乡悬殊

2.隐性不公—中性插图名不副实

3.插图内容—城乡描绘维度异样

(二)课文选文: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侵占

1.农村生活缺失明显

2.北京成选文话题中心

3.中性内容以技术隐藏城乡教育不公

(三)职业与地名:农村职业与地名屡受冷遇

1.成功人士是职业入选课文的标准

2.大都市是选文地名的主流

(四)教学手段:农村师生处境尴尬

1.对“教”的要求

2.对“学”的要求

三、现实图景:初中教师与学生眼中的英语教材

(一)调查研究的相关说明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样本选取与样本介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眼中的英语教材

2.学生眼中的英语教材

四、追本溯源:教材城市化倾向的原因探究

(一)政府理念偏差,经费不均

1.义务教育城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不均

2.唯“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

(二)家庭经济限制,家教缺位

1.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

2.农村家长自身学历的限制

3.农村家长对子女学业的不合理期望

(三)学校“硬件”陈旧,“软件”落后

1.农村学校“硬件”陈旧

2.农村学校“软件”落后

(四)社会环境单一,信息闭塞

1.农村生活环境的单一性

2.农村学生在语言上存在弱势

五、路径求索:初中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的解决之道

(一)提高政府支持——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根基保障

1.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优化教材编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直接手段

1.统筹编写人员,倾听基层教师心声

2.调适教材内容,承认城乡差异实情

(三)强化教师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必然选择

1.研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

2.转变教材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3.提高专业素养,更新知识储备

(四)实施补偿家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佳补充

1.有家有教,传递家庭“正能量”

2.有取有舍,给予小孩合理期待

(五)找准农村教育定位——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后归宿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教育公平,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公平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持续关注,教育正努力朝着公平的方向迈进,农村教育在很多“显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农村危房校舍的改造、农村学校部分功能室的配备等。但与此同时,一些相对“隐性”的公平问题却遭到忽视,如本文所研究的教材城市化问题。因此,加大对一些“隐性”公平的研究成了一种必然。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物化形式,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师生信息的重要来源,其内容的公正性与否,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教师的教授。以往教材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课本结构是否合理,练习是否配套,内容是否陈旧,知识量是否充足等等一些技术方面,而对于课本内容的“离农”或是“为农”的这种价值判断鲜为关注。本文以剖析教材内容这个静态文本为切入点,结合农村师生的主观感受,从而对教材进行一种价值取向上的判断,试图解决教材的“隐性”不公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揭示出英语教材的城市化现实,从而进一步探讨原因,给出策略。
  本文一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交待写作的缘由、意义、方法和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二部分扫描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七到九年级共六册英语教科书。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课文插图、课文选文、职业与地名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去剖析静态文本,分别得出四个结论:课文插图:农村场景惨遭遗忘的命运;课本选文: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侵占;职业与地名:农村职业与地名屡受冷遇;教学手段:农村师生教学处境尴尬。第三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分别以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阳朔县为例,对农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而得出了教师和学生对英语教科书的主观认定结果。在教师眼中,其认为英语教材过多反映城市内容,加大了教学难度;英语教材对教学设备要求较高;英语教材过难,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学生眼中,其认为英语教材脱离农村生活,实用性不强;城市内容过多,影响学习成绩;英语教材开拓了学生眼界,激发了学习动力。第四部分通过对问题的相关研究,追本溯源,找到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的原因之所在。全文从政府、家庭、学校与社会四个方面分别探讨原因。认为政府理念偏差,经费不均;家庭经济限制,家教缺位;学校“硬件”陈旧,“软件”落后;社会环境单一,信息闭塞。第五部分是在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再结合个人研究,试图找到解决教材城市化问题的出路。论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策略:提高政府支持—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根基保障;优化教材编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直接手段;强化教师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必然选择;实施补偿家教—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佳补充;找准农村教育定位—教材城市化倾向解决的最后归宿。最后,笔者从研究方法,行文结构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小结,同时也反思着自身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以期专家和读者给予宝贵意见,让研究更成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