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以广西五所高校为例
【6h】

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以广西五所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概况

二、概念阐述

(一)地方民间音乐

1.民间音乐

2.广西民间音乐

3.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发展现状

(二)地方民间音乐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1.高校

2.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理论依据

1.音乐人类学

2.“双重乐感”(bi-musicality)

3.教育部指导性纲领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课程

2.学生

3.教师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观察法

3.文献法

4.数据分析法

四、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院系概况

1.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3.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4.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5.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二)课程设置调查

1.课程设置

2.调查结果分析

(三)学生问卷调查

(四)教师访谈

(五)现状与分析

1.课程设置单一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教学模式陈旧

五、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二)建议

1.课程设置

2.艺术实践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面临新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的教育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在高校音乐教育方面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广西,一个拥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的地区,它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与挖掘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它有责任、义务利用这些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内容,并将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挖掘、研究、传承纳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主渠道。但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路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与当今社会变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以广西五所高校音乐学院(系)或艺术学院师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观察、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课程设置、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实践路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它对广西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及指导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目前许多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艺术濒临失传或面临“消解”的危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认同西方文化,对洋文化趋之若鹜,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感情淡漠。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高校已经开始利用这些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内容,但并未将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挖掘、研究、传承纳入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实践路径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与当今社会变革不相适应的地方。研究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对高校真正承担起传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地方民间音乐中找出具体音乐类型,分析其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给出了目前高校有关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研究现状等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二、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理论基础及综述。首先对“民间音乐”概念进行界定,简述了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及目前发展现状。其次对高校的概念进行界定,从高校是传承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和地方民间音乐与高校教学相辅相承、缺一不可两个方面论述高校与地方民间音乐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音乐人类学、“双重乐感”(bi-musicality)和教育部指导性纲领。
  三、研究方法论述。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五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课程、学生和教师采用调查法、访问法、文献法和统计法进行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现状调查。
  四、调查、分析广西五所高校地方民间音乐现状。首先,对五所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比对分析;然后,对其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包含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调查两部分,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表格形式将收集数据通过百分比的形式进行呈现;最后,通过对其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现状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
  五、对广西五所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从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两个落脚点出发提出建议,课程设置首先应该确立培养具有广西地方民间音乐传承能力人才的目标;其次,做好广西地方民间音乐课程定位,确立地方民间音乐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再次,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文化编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材。最后,培养学生的“双重乐感能力”。艺术实践方面提出:民间艺人进课堂、鼓励学生参赛,提升学习兴趣和学校与社会团体合作建立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议。
  这项研究的实施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跟进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变被动为主动,借助自身优势、突出民族地区“地域性”的特点,彰显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各项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快培养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