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族流离的边缘发声——论聂华苓小说的边缘书写
【6h】

国族流离的边缘发声——论聂华苓小说的边缘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边缘人”的自叙传

(一)边缘化人生

(二)“边缘人”塑造

1.特殊边缘人身份设置

2.横跨传统与现代两个断层的女性

3.显性或隐性精神病患者

4.外来者

二、边缘的多元维度

(一)意识形态维度

1.对主流叙事的疏离性

2.对政治终端的疏离性

3.自由主义信仰

(二)性别维度

1.对男权文化的颠覆性

2.身体政治意识

(三)伦理道德维度

1.禁忌之爱:婚外情、乱伦

2.母女关系

3.罪恶与救赎

(四)地缘维度

(五)文化维度

1.文化间隔下的生活困境

2.对美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3.对中国文化的感性眷恋

三、从疏离到回归

(一)追寻民族认同:神话溯源

(二)世界主义阐述与批评视角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聂华苓是早期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也是著名的美籍海外华文女作家,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她的作品描绘了20世纪中国人,尤其是女性的浪子悲歌,描绘了一代人在中国变难之中的“失根”和逃亡,并以此遥契了整个人类的时代历史境遇,“国”、“家”、“个人”是贯穿其作品的母题,反映了一代华人移民特殊的心路历程。美华文学在出现之初就必然是少数族裔的,聂华苓的一生始终离不开一个“外”字,她的小说《桑青与桃红》被西方学者当作是研究亚裔离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女性文学与比较文学的重要范本。这些都说明了从少数话语视角对聂华苓作品展开研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本论文即是从边缘性这一特点切入,研究聂华苓小说作品的边缘性特点,探讨聂华苓创作的边缘态度。
  本论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聂华苓小说的边缘性展开梳理和研究。第一章根据聂华苓小说鲜明的自传性,先是介绍并分析聂华苓的边缘化人生对其精神世界和创作素材的影响,然后分析其小说人物的边缘人特质。分析边缘人的多重边缘身份。这些边缘人或是政治避难者、或是开除国籍者、流放国外者,移民等等少数族裔,他们既渴望走向中心,却又逃避着中心。聂华苓在人物身上寄予厚望,着力于在边缘之中挖掘更为边缘的族群。首先是做了很多身份隐喻的尝试,使这些人物具有象征意义,为其设置了特殊身份,先天或后天带上了违背伦理、道德、法律、礼法的特殊印记,而后放置在第三世界公民、中国人、少数族裔圈套中成为多重边缘人。其次这些女性边缘人是半开放的女性。既有知识分子的女性独立意识,又受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法熏陶,横跨传统与现代两个断层,加深了女性边缘人在矛盾中的自我挣扎。再次,这些女性边缘人是显性或隐性精神病患。最后这些边缘人是闯入地的外来者,必然受到闯入地的排斥,促使边缘人精神变异、身心创伤。
  第二章从意识形态维度、性别维度、道德伦理维度、地缘维度、文化维度分别对聂华苓作品的边缘性展开分析,展示其在不同范畴与主流话语的角斗与对抗。探讨聂华苓的边缘化写作态度,及其对“人”、“女性”、“自由”命题的思考、对国家、战争、文化、民族道德的质疑与反思。聂华苓始终站在边缘话语的一端,以边缘视角审视中心。她以理想女性的姿态解构家国观念的神圣,使女性离散主体在放逐与追寻中感受国族的虚幻性,表现出在“去国家、去民族、去认同”之后以积极的方式追寻自由的终极性美学目标。在意识形态维度,边缘性主要体现为对主流叙事的疏离性、对政治终端的疏离性及自由主义信仰。表达了对政治终端和国家体制的思考,政治有荒诞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性别维度,边缘性表现为对男权制度的颠覆,鲜明的身体政治意识,以身体戏耍男性,消解男性话语赋予女性的母性、妻性、女儿性。在道德伦理维度,聂华苓刻画了婚外情、乱伦的禁忌之爱、冷淡的母女关系、现代人道德滑坡的救赎。聂华苓有意将人物从道德责任的框架中释放,体现出对传统伦理规范的思考和反抗。这些道德灰色地带的人物掺杂着道德约束和个人感情的复杂性,展示出善的一面。认为善恶的标准是模糊的,道德标准应该有灰色地带,体现出人道主义的关怀旨归。在地缘边缘,五十年代内忧外患的台湾对聂华苓影响颇深,正是在此她树立了自由主义理想并坚守终身。台湾的政治风暴,乱世的政治风云在聂华苓心中扎了根,使她深有身世飘零之感,促成了她文学思想中对边缘问题的敏感性。在文化维度,聂华苓展示了华人移民在中美文化碰撞中的生存困境,并对中美文化进行了冷静审视。
  第三章对聂华苓80年代后创作心态的转折展开研究,即从疏离到回归,体现为前期借助神话溯源对民族文化的体认,后期跨越民族主义走向世界主义阐述与批评视角。从执着于两种文化夹缝中建构自我民族文化身份的文化执节者,成为关注人类普遍生存状况的世界主义者,从捍卫边缘、挑战中心走向世界文化交融。尽管聂华苓持世界主义理想,但是在她看来,世界主义更离不开对少数话语的关注,立足边缘、关注人类普遍人性始终是她一以贯之的母题。
  本文正是以边缘性为出发点绘出聂华苓创作生命的线索,由疏离到回归、由浪子悲歌到世界主义。并指出聂华苓对边缘的认识:边缘性还将长期存在,但边缘话语也有着充沛的生命力在不断崛起。即使在世界大同的文化中,边缘仍然是游离于主旋律的最脆弱、最敏感的生命形式。

著录项

  • 作者

    孙辰;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伟林;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美国小说; 创作风格; 边缘态度; 聂华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