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钦州市那思中学为例
【6h】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钦州市那思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六)对“农村初中”概念的理解

(七)主要创新

一、语文写作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现状调查

1.阅读习惯与阅读条件的调查结果

2.写作感受的调查结果

3.写作动机的调查结果

4.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的调查结果

5.写作之后的行为的调查结果

(二)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写作动机缺乏

2.写作基础薄弱

3.写作素材单一

(三)教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2.教学设计不系统

3.写作训练不足

4.写作水平不高

(四)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的写作教学计划

2.缺乏良好的写作教学氛围

三、改善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写作前期:科学指导

1.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写作资源

3.教师提高自身素养,重视写作教学

4.善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

(二)写作过程:准确指导

1.适当进行写作技法指导

2.适时以口头表达引导书面表达

3.合理点拨写作难点

(三)写作之后:及时指导

1.重视讲评,指导学生总结方法

2.针对不足,教会学生主动修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修养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写作教学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但在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卷面作文分析得知,钦州市那思中学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写作动机缺乏、写作基础薄弱、写作素材单一等。其中,写作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作文审题不到位,出现偏差;思想立意不深刻,缺乏新意;语言表达不规范,苍白无力;写作思维不清晰,没有条理。教师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不系统、写作训练不足和写作水平不高。从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写作前期的科学指导、写作过程的准确指导和写作之后的及时指导三大方面提出了改善写作教学现状的对策。其中,在写作前期的科学指导中要做到: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写作资源;教师提高自身素养,重视写作教学;善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在写作过程的准确指导中要做到:适当进行写作技法指导;适当以口头表达引导书面表达;合理点拨写作难点。在写作之后的及时指导要做到:重视讲评,指导学生总结方法;针对不足,教会学生主动修改。希望笔者提出的这些对策能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一点启示。
  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就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核心概念和主要创新分别进行了阐述。
  正文的第一部分从语文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意义进行阐述。分别从写作教学能增长学生知识、能发展学生思维、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能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四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和以具体的卷面作文为例,主要从三方面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从学生写作学习层面上进行分析,主要从写作动机缺乏、写作基础薄弱和写作素材单一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第二,从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层面上进行分析,主要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不系统、写作训练不足和写作水平不高四方面进行阐述;第三,从学校层面上进行分析,主要是学校对写作教学的不重视,分别从缺乏整体的写作教学计划和缺乏良好的写作教学氛围两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着重对第二部分所呈现的问题提出对于一线教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对策,丰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是写作前期的科学指导: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写作资源;教师提高自身素养,重视写作教学;善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第二是写作过程的准确指导:适当进行写作技法的指导;适时以口头表达引导书面表达;合理点拨写作难点。第三是写作之后的及时指导:重视讲评,指导学生总结方法;针对不足,教会学生主动修改。
  最后部分是文章的结语。主要是对本次研究的概括总结和反思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