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机场巴士站点优化布局研究
【6h】

机场巴士站点优化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大型机场的发展

1.2.1 国外大型机场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大型机场的发展现状

1.2.3 小结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思路

1.6 小结

第二章 机场陆侧交通系统的特性分析

2.1 机场陆侧交通系统构成

2.2 机场陆侧交通方式的特性分析

2.2.1 机场陆侧交通的方式划分

2.2.2 机场陆侧交通方式的特征比较

2.2.3 各种交通方式客流吸引的影响因素

2.3 机场陆侧交通流的特性分析

2.3.1 机场陆侧交通流的分类

2.3.2 机场陆侧交通流的空间分布

2.3.3 陆侧交通流的高峰时间

2.3.4 机场客流特征的变化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机场巴士在机场陆侧交通中的定位

3.1 机场巴士的生态位分析

3.1.1 生态位理论

3.1.2 机场巴士的生态位

3.2 层次分析法

3.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3.2.2 层次分析法应用

3.3 损失制排队系统法

3.3.1 损失制排队系统简介

3.3.2 损失制排队系统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机场巴士分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机场巴士分担率影响因素

4.2 固定因素的详细分析

4.2.1 机场到市区的距离

4.2.2 机场的服务特性

4.2.3 机场巴士线路连接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4.2.4 机场员工乘坐机场巴士的比例

4.2.5 机场停车费用

4.3 可变因素的详细分析

4.3.1 机场巴士站点的位置

4.3.2 机场巴士站点覆盖率

4.3.3 乘坐机场巴士所需时间

4.3.4 机场巴士费用、发车间隔与舒适度

4.4 小结

第五章 机场巴士站点布局优化及评价

5.1 机场巴士站点布设的依据

5.1.1 灰色关联度模型

5.1.2 灰色关联度应用

5.1.3 灰色关联度结论

5.1.4 灰色关联度验证

5.2 站点优化布局的理论与方法

5.2.1 分层布局理论

5.2.2 地铁接运巴士

5.3 评价模型的建立

5.3.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5.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5.4 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首都机场巴士站点布设及评价

6.1 首都国际机场机场巴士的简介

6.1.1 首都机场距市区的距离

6.1.2 首都机场的服务特性

6.1.3 首都机场巴士的特性

6.2 首都机场巴士站点布局优化

6.2.1 分层布局法在首都机场的应用

6.2.2 首都机场巴士与地铁的接运

6.2.3 首都机场巴士线网的生成

6.3 首都机场巴士站点布局优化的评价

6.3.1 站点的覆盖率

6.3.2 平均站间距

6.3.3 与用地的结合程度

6.3.4 与现状的接近程度

6.3.5 评价结果的分析

6.4 首都机场巴士站点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航空客运需求的不断增长,进出机场的旅客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给机场陆侧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从长远角度来看,机场陆侧交通的容量问题仍然是制约航空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机场巴士作为一种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如果利用得当的话,必将对机场陆侧交通压力的缓解产生积极的效果。根据国内外大型机场的经验,机场巴士作为进出机场的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分担率却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因此,找准影响机场巴士分担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改善,将是十分必要的,对机场巴士分担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机场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状况,分析了机场陆侧交通系统不同于一般交通系统的特性;其次,利用生态位理论对机场巴士在机场陆侧交通中的地位给予一个定位,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机场巴士的优越性,通过排队论给出未来机场陆侧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目标值;再次,结合国内外机场的基本情况,并对首都机场进行现场踏勘和调查,总结得出影响机场巴士分担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度理论和实例验证,得出影响机场巴士分担率最主要的因素是站点的位置;然后,利用分层布局法对机场巴士站点进行重新布设,布设过程中主要考虑机场巴士站点与地铁站点的接驳换乘的方便性;接着,对布设后的站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得出较优的方案;最后,利用上述理论,对首都国际机场进行一个完整的实例验证。
   本文以首都国际机场为背景,进行机场巴士站点布设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取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大型火车站、汽车站、公交枢纽站、地铁换乘站、大型商场以及大型酒店的并集;第二步,考虑与北京市地铁的接驳换乘关系,得出两个与地铁接运较好的新方案;第三步,选取四个评价指标:站点的覆盖率、平均站间距、与用地的结合情况、与现状的接近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分别对两个新方案以及现状情况进行评价;第四步,得出方案的优劣性排序,从而得出本文推选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任晴晴;

  •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冀峰;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492.143;
  • 关键词

    机场巴士站点; 陆侧交通; 站点布设; 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