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省属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G师范大学为例
【6h】

省属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G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四)核心概念

1.本科生

2.学习投入

3.课堂学习投入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理论依据

(一)佩斯的“努力质量”理论

(二)阿斯汀的“参与”理论

(三)库恩的“学习投入”理论

二、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调查工具及实施

1.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2.信效度的检验

3.样本的选取与问卷的发放

4.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二)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现状

1.课堂学习总体投入现状

2.课堂学习认知投入现状

3.课堂学习情感投入现状

4.课堂学习行为投入现状

(三)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

1.课堂学习投入的总体差异分析

2.课堂学习认知投入的差异分析

3.课堂学习情感投入的差异分析

4.课堂学习行为投入的差异分析

(四)结论

三、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投入问题

1.知识学习停留表面、缺乏深层理解

2.课堂可支配时间利用不合理

3.缺少对知识反思和总结

(二)情感投入问题

1.学习兴趣缺乏、快乐感不足

2.难以长效坚持

(三)行为投入问题

1.听讲专注度差

2.课堂积极讨论欠缺

3.师生互动方式单一

四、影响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问题的因素

(一)学生学习层面

1.受传统教育理念的负面影响

2.学习依赖性强、主动性不足

3.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内部学习动机

4.缺乏课堂讨论参与感

(二)教师教学层面

1.教学模式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

2.教师对课堂互动的理解性偏差

(三)学校管理层面

1.高校学生考核机制欠科学

2.校园学习氛围待加强

五、提高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三)倡导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

(四)纠正偏差,提高教师趣味性教学能力

(五)完善考核机制,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六)营造校园和谐文化,提升校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1: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附录3:访谈记录

附录4:课堂观察指南

附录5:图表信息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高等教育时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关注本科生的学习行为,关注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已经成为落实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基于当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状况急需改善的现实,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本文以“省属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题进行校本研究,以《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结合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探索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进行人口与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所使用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主要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的现状进行调查;第四部分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探讨影响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因素;第六部分针对问题给出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科生课堂学习整体投入水平一般,投入状况最好的是行为投入,情感投入次之,最后是认知投入。本科生课堂学习认知、情感、行为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于三个维度项内的具体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详见正文部分)。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知识学习停留表面、缺乏深层理解;课堂可支配时间利用不合理;缺少对知识的反思和总结;学习兴趣缺乏、快乐感不足;难以长效坚持;听讲专注度差;课堂积极讨论欠缺;师生互动方式单一。 针对本科生课堂学习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倡导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提高教师趣味性教学能力;完善考核机制、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营造校园和谐文化,提升校园学习氛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