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0年-2011年广西地区动物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6h】

2010年-2011年广西地区动物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概述

1.1.1 狂犬病病毒的分类

1.1.2 狂犬病病毒的结构

1.1.3 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组及结构蛋白

1.2 国内外狂犬病的流行概况

1.3 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试验动物

2.1.3 实验仪器

2.1.4 试剂

2.1.5 软件

2.1.6 实验所需引物

2.1.7 参考毒株

2.1.8 试剂配制

2.1.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方法

2.3.1 病料的处理

2.3.2 病毒RNA的提取

2.3.3 犬脑组织阳性诊断

2.3.4 小白鼠分离毒株

2.3.5 鼠脑组织病毒RNA提取

2.3.6 狂犬病病毒各基因的扩增

2.3.7 PCR产物胶回收

2.3.8 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8-T载体

2.3.9 连接产物转化到TOP10感受态细胞

2.3.10 菌液PCR鉴定

2.3.11 测序及序列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犬脑组织材料检测

3.2 小白鼠分离毒株

3.3分离毒株的基因测序

3.4 N基因序列分析

3.4.1 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3.4.2 N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3.4.3 N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

3.4.4 N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5 P基因序列分析

3.5.1 P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3.5.2 P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3.5.3 P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

3.5.4 P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6 M基因序列分析

3.6.1 M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3.6.2 M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3.6.3 M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

3.6.4 M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7 G基因序列分析

3.7.1 G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3.7.2 G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3.7.3 G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

3.7.4 G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3.8 狂犬病病毒GXBH2011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3.8.1 狂犬病病毒G-L间隔区核苷酸序列分析

3.8.2 GXBH2011株L基因序列分析

3.8.3 GXBH2011株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广西狂犬病的分布特点

4.2 分离毒株遗传进化树分析

4.3 分离毒株各基因序列比较及同源性分析

4.4 狂犬病病毒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的神经性、烈性传染病,人和所有温血动物都易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致死率达100%。本病的感染是通过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者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所致。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岛屿国家本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比如说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
   本研究从广西6地市收集犬脑组织325份,对其进行狂犬病病毒核苷酸检测,确诊10份为阳性,把阳性材料进行小白鼠脑内接种,分离出7株狂犬病病毒:GXBH2011、GXLB2010、GXLQ2010、GXBS092010、GXBS132010、GXBS822010、GXBS892010。对新分离的6个毒株从LeaderRNA→G-L间隔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对毒株GXBH2011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与已发表的部分狂犬病流行野毒、固定毒的相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其主要抗原位点、B细胞表位、Th细胞表位和糖基化位点等序列变化情况。
   将分离毒株序列与参考毒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毒株GXBS132010、GXBS822010、GXLB、GXHXB和GXNND等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第Ⅰ群:毒株GXBH2011、GXLB2010、GXLQ2010、GXBS092010、GXBS892010、GXBM、GXNN2和GX219等同属于第Ⅱ群。
   扩增出狂犬病病毒GXBtl2011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与同群毒株FJ008、FJ009、SH06达96.1%以上,与第Ⅰ群毒株F02、GX4等同源性达87.7%以上。从构建进化树上看,GXBH2011株与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犬类携带的狂犬病病毒亲缘关系较近。同时,对其非编码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GXBH2011株每个基因的起始和终止位点序列都很保守,基因的3'端起始位置都以UUGU开头,5'端终止位点都以U7结尾。全基因组的3’端的前11个核苷酸和5'端的后11个核苷酸序列以及各个基因的间隔区序列长度非常保守,而且呈反向互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