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模仿者》中的身份研究
【6h】

后殖民理论视角下《模仿者》中的身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V.S.Naipaul and His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Related Theories

1.4 Thesis Statement and Structure

Chapter 2 Identity Confusion

2.1 Identity Confusion over Root

2.1.1 Immigrant Impact

2.1.2 Identity Confusion over Indian Root

2.1.3 Identity Confusion over Isabellan Root

2.2 Cultural Identity Confusion

Chapter 3 Identity Seeking Endeavor

3.1 Identity Seeikng by Mimicry

3.1.1 Singh’s Mimicry

3.1.2 Gurudeva’s Mimicry

3.2 Identity Seeking by Hybridity

3.2.1 Singh’s Hybridity

3.2.2 Gurudeva’s Hybridity

3.3 Identity Seeking in the Third Space

3.3.1 Singh’s Identity Seeking in the Third Space

3.3.2 Gurudeva’s Identity Seeking in the Third Space

Chapter 4 Identity Disillusion and Awakening

4.1 Singh’s Identity Disillusion and Awakening

4.2 Gurudeva’s Identity Disillusion and Awakening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展开▼

摘要

维·苏·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家。他的祖籍是印度,他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在英国定居。对奈保尔文化身份的研究是后殖民文学研究的一个亮点。奈保尔的作品受到人们热切关注,也使人们对他的身份问题争议不断。有些人批评奈保尔为西方文明唱赞歌,是第三世界的叛徒,但也有人称赞奈保尔冷静客观地揭露了第三世界的现实,迫使人们正视并设法解决第三世界的问题。奈保尔常常被自己的身份问题困扰。奈保尔通过他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来反映现实中的自己,并表达他对自己身份问题的看法。本文以奈保尔的主要作品《模仿者》为研究的文本,以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困惑、身份追寻和最后身份追寻的幻灭和觉醒,并探讨现实中奈保尔的身份困惑、身份追寻和最后身份追寻的幻灭和觉醒。
   最后,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盲目模仿不是出路,而写作是解决身份问题的一个可能途径。奈保尔不再盲目地模仿西方,也不再一味地杂糅,而是积极地建构第三空间的文化身份。这与其身份写作是一脉相承的。第二,奈保尔追寻的是世界作家身份,为全世界而写作。第三,写作不应盲目模仿西方,而应该有创新,应该促进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从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研究奈保尔的身份追寻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