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分析
【6h】

广西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稻纹枯病的研究现状

1.2 病害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1.3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离体水稻叶片接种发病方法的建立

3.2 药物防治稻纹枯病的作用特性分析

3.3药物诱导下稻纹枯病菌的变异特性分析

3.4稻纹枯病菌在药物环境下的竞争力分析

4 讨论

4.1 适用于药效生物测定的离体叶片人工发病方法

4.2 诱变体抗药力的稳定性表现

4.3 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抗药风险

4.4 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和多菌灵的抗药风险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侵染引起的稻纹枯病,是广西水稻生产的首要病害。为了分析化学药剂大规模应用于稻纹枯病防治所带来的抗药性风险,本文以化学药剂丙环唑和多菌灵为药剂材料,以实践证明属低风险药剂井冈霉素为参照,展开一些与抗药性风险评估有关的研究,包括药剂的作用特性,药剂的剂量效应,药剂对病菌的诱导变异特性,以及在药物环境下的病菌竞争力分析等,并建立完善一套适用于药剂防治效果测定的人工发病方法。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
  1.建立了适用于药效生物测定的离体水稻叶片人工发病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在一套专用器具内固定培育离体叶片;以培养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菌丝块接种叶片基部,保湿培养3天后调查发病的病斑高度;6叶期以上稻株的健康绿叶均适合使用。该方法具有保证叶片正常展开;接种、施药和调查操作方便;发病症状清晰,防治效果表现直观等优点。
  2.测定药剂对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丙环唑、多菌灵和井冈霉素这3个药物防治稻纹枯病,都表现出高效的保护作用,而治疗作用的效果相对较低。丙环唑和多菌灵通过抑制病菌生长而起防治作用,而井冈霉素通过减弱病菌的致病力而起防治作用。
  3.测定药物防治作用的剂量效应发现,3个药剂丙环唑、多菌灵和井冈霉素防治稻纹枯病的生产使用浓度分别是90%防治效果浓度的3.4倍、23.8和17倍,均属过量使用。这3个药剂均表现出,对抗药力较强的菌株致病的防治效果较差,而对抗药力较弱的菌株致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4.用药物胁迫诱导稻纹枯病菌,结果发现井冈霉素诱导没有获得抗药力明显提高的变异体,经井冈霉素诱导的菌株出现致病力下降现象。丙环唑诱导可获得抗药力提高1.6倍的变异体,但变异体没有发生遗传的变异,该变异体的致病力没有变化迹象。多菌灵诱导可获得抗药力提高2.15倍的变异体,但变异体也没有发生遗传的变异,该变异体也出现致病力下降现象。
  5.在药物培养平板上或施药的水稻叶片上测定不同抗药力菌株的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对抗药菌株有竞争优势,相对敏感菌株处于竞争劣势。
  综合结果认为,稻纹枯病菌对化学药物丙环唑或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属于低风险的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