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浪底水库鱼体中汞及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
【6h】

小浪底水库鱼体中汞及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汞

2.2重金属

3材料与方法

3.1样品的采集

3.2仪器与试剂

3.3样品的测定

3.4质量控制

3.5数据处理方法

4小浪底水库鱼体汞富集规律与健康风险评价

4.1小浪底水库鱼体肌肉的总汞含量

4.2小浪底水库鱼体肌肉的甲基汞含量

4.3总汞与甲基汞含量的关系

4.4总汞、甲基汞与鱼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4.5 健康风险评价

5小浪底水库鱼体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评价

5.1小浪底水库鱼体肌肉的重金属含量

5.2各重金属元素与体长体重关系

5.3各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5.4重金属的生物富集

5.5国内外研究对比

5.6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

5.7 健康风险评价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鱼所具有的鲜美味道、丰富的营养物质、较低的胆固醇和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使其成为深受推崇的健康食品。然而水环境污染的加剧诱发了人们对于鱼体污染物质含量的担心。在鱼体内检测到各种污染物质的情况时有报道,其中不可降解并且毒性较高的重金属更加受到关注。小浪底水库建成于2001年,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设计蓄水深度270 m,蓄水量89.34亿m3,主要用于防洪、防凌、减淤,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渔业资源丰富,野生和网箱养殖并存,常见鱼类主要有白鲢、武昌鱼、鳙鱼、鲤鱼、银鱼、黄颡鱼等。小浪底渔业资源在河南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对其渔业质量进行调查与评价尚无相关研究。
  本研究采用混酸消解-冷原子荧光法(CVAFS)、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消解-水相乙基化衍生-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法(GC-CVAFS)、硝酸双氧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别测定了小浪底水库中常见的6种鱼类肌肉组织中的总汞、甲基汞和其它几种重金属元素(砷、镉、锰、铜、锌)的含量,分析了总汞、甲基汞及其它几种重金属元素在鱼体肌肉组织中的蓄积规律,并根据相关标准对小浪底水库鱼体所受污染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1)小浪底水库鱼体总汞平均含量为99.2±42.6 ng/g,变化范围为31.6~210ng/g。甲基汞的平均含量为83.6±42.1ng/g,变化范围为20.0~194 ng/g;甲基汞占总汞比例平均为82.5±9.3%,鱼体肌肉总汞、甲基汞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2)小浪底水库鱼体中汞含量与三峡库区及其蓄水前重庆段、松花江流域鱼体汞含量较为接近,明显高于洪家渡水库、红枫湖、百花湖、太湖和武汉市内湖泊中鱼体汞含量。小浪底水库鱼体中汞含量与国外湖泊、河流中非肉食性鱼类汞含量接近,而远低于这些地区肉食性鱼体汞的含量;白鲢、武昌鱼、鲤鱼、鳙鱼、银鱼、黄颡鱼可食用部分肌肉组织中,As的含量分别为0.204±0.058、0.182±0.139、0.058±0.016、0.092±0.059、0.061±0.023、0.029±0.009 mg/kg;Cd的含量分别为0.019±0.005、0.030±0.004、0.029±0.004、0.031±0.004、0.024±0.001、0.031±0.0006 mg/kg;Mn的含量分别为0.612±0.371、0.372±0.207、0.350±0.179、0.559±0.536、1.899±0.682、0.718±0.032 mg/kg;Cu的含量分别为0.689±0.066、0.685±0.220、0.500±0.184、0.449±0.240、0.568±0.039、0.937±0.195 mg/kg;Zn的含量分别为11.105±1.295、17.304±6.249、17.079±6.947、11.498±4.618、20.117±5.579、21.463±1.891 mg/kg,对比我国相关标准(元素Cd、Mn没有相关标准),白鲢、武昌鱼中元素As含量超标。
  (3)肉食性的黄颡鱼和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鳙鱼总汞含量显著高于植食性的白鲢和武昌鱼,杂食性的鲤鱼肌肉组织中总汞则介于二者之间。除鲤鱼体内甲基汞含量与鱼体体长体重呈负相关外,其它鱼的总汞和甲基汞均与体长体重正相关,其中白鲢的甲基汞含量与其体长体重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4)鳙鱼体内重金属含量与体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非必需元素Hg、As、Cd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必需元素 Mn、Cu、Zn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植食性的武昌鱼体内必需重金属元素 Mn、Zn与体长均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非必需元素仅在杂食性的鳙鱼体内表现出正相关存在富集现象;必需元素与鱼体长均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必需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相互促进,而必需元素 Mn还可以抑制鱼对非必需重金属元素的吸收。
  (5)白鲢、武昌鱼、鲤鱼、鳙鱼、银鱼、黄颡鱼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39、0.550、0.315、0.379、0.291、0.295,表明小浪底渔业资源受到了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建议相关渔业部门加强水库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小浪底水库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6)参考WHO建立的甲基汞参考摄入量,小浪底水库鱼肉日可食用限值在57~132 g之间。建议敏感人群限制小浪底水库中鳙鱼、鲤鱼和黄颡鱼的食用量和食用频率,对银鱼放心食用;各重金属元素的目标危害系数(THQ)值均未超过1,表现出较低的健康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